文/石墨杨
图片/网络
一【回顾艺术生涯】
1989年贝聿铭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博物馆贝聿(yù)铭(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美国的家人和工作伙伴2019年205月16日向美国媒体证实,贝聿铭前一天深夜在纽约家中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在中国出生,长大后求学美国,成为享誉国际的建筑大师,耄耋之年仍主持设计大型建筑。他的代表作品成为不同国家、城市的“地标”,跨越两个世纪,流芳建筑史册。
二【跨世纪耕耘】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在中国广东省出生,父亲是银行家,家境富裕,少时在上海和香港接受教育。他1935年留学美国,攻读建筑学,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46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1948年,贝聿铭由纽约市地产开发商威廉·泽肯多夫聘为建筑总监,得以积攒参与大型城市建设项目的经验。他1954年入籍美国,次年创建“贝聿铭同仁建筑师事务所”,1959年设计完成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第一座摩天大厦“一英里高中心”,成为他接手美国及国际一系列“大单”的开始。
贝聿铭1979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学院金奖;1983年获一些人称作“建筑界诺贝尔奖”的美国普利兹克建筑奖;1988年获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颁发的“国家艺术勋章”;1992年获时任总统乔治·H·W·布什颁发“总统自由勋章”,即美国政府授予本国公民的最高荣誉。
贝聿铭1990年宣布退休,但继续参与设计项目,耄耋之年仍有两件大型作品问世:一是坐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海岸人工岛上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8年11月开放;二是2009年开放的中国澳门科学馆。
三【作品遍布亚美欧】
贝聿铭声名鹊起的突破点发生在1964年。他战胜许多声望卓著的同行,如路易斯·卡恩、路德维希·米斯,成为美国波士顿市约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的主设计师。
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说,其他候选设计师都很优秀,但她对贝聿铭的风格情有独钟,因为“他喜欢把建筑做得美丽”。图书馆1977年动工,1979年落成。
他一生主持设计50多座建筑,分布于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卡塔尔……
1982年,北京西郊的香山饭店开业 1989年,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开放 1989年,中国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 1995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摇滚乐名人堂开放 1997年,日本滋贺县私立美秀美术馆西方媒体报道贝聿铭去世消息时,不吝用“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多才多艺”“高雅”等溢美之词描述他和他的作品。
但在上个世纪,他那显现几何感、线条凌厉、利用透明材料制造光影效果的设计风格超前于流行审美观念;即使成名后,他对一些地标建筑的设计方案曾备受争议,遭遇最大抵制的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入口处“玻璃金字塔”设计。
四【艺术不畏争议】
今年3月29日,玻璃金字塔迎来30岁“生日”;近一个月后,贝聿铭度过102岁寿辰。他回忆,当年接手卢浮宫改建项目后,他“走在(巴黎)街上,遭许多人怒目而视”。
1984年,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宣布选定贝聿铭主导卢浮宫改建方案,设计一处连接卢浮宫博物馆三翼展馆的中心入口,以适应日益密集的参观人流。
方案一发布即遭遇强烈抵制,单纯想到由一个“外国人”主导改建法国文化的象征,就足以让不少法国人愤慨;另外,玻璃金字塔显现现代主义风格,被认为与卢浮宫的古典气质格格不入。
法国历史古迹委员会1984年1月开会讨论卢浮宫改建方案时,法方专家对贝聿铭恶言相向。时任卢浮宫博物馆馆长愤然辞职,以示抗议。
现任馆长让—吕克·马蒂内盛赞玻璃金字塔是卢浮宫和巴黎的现代化象征:玻璃金字塔聚拢光线,洒向宽敞的地下大厅,“贝(聿铭)把金字塔下的大厅想象成一个连接城市与艺术藏品的空间”。
贝聿铭工作勤勉,作风朴实,擅长与人打交道,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合作,说服不同国家的客户接受自己的设计方案。
不过,他的作品之所以为人铭记,是因为他把每一单“生意”中的建筑当作艺术品,着力精心打造,耗费大量功夫做文化背景调研。
他告诉《纽约时报》,设计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时,他不了解伊斯兰教,因而特意研究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亲赴埃及、突尼斯考察数月,以汲取灵感。在他要求下,多哈填海造陆,建造一座人工岛,用作博物馆场地。
在他看来,建筑设计“不仅是打造一个可以让人们愉快活动的空间”,更高层次是“建筑可以影响身在其中的人们,激发他们一生多做些事情的欲望”。
五【同行赞誉】
Paul Goldberger(前《纽约时报》和《纽约人》建筑评论家)
贝总是待人非常亲切,不过也有一点点含蓄。他使自己难以捉摸。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不是用诡计,而是外表,也许是:这种平静的、文质彬彬的外表,让人难以看透。
他可以摇身一变是一个最随和同时是最严格的建筑师,这赋予了贝能够说服他的客户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并且使他们确信结果就是他们想要的技能,这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Santiago Calatrava(建筑师,最近因设计纽约世贸中心交通枢纽而闻名)
我第一次见到贝先生是在他的公寓。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他风度翩翩。他一直保持微笑,并且他非常关注别人和他说的话。他很有气质也很谦逊,这是只有最伟大的人才会同时拥有的内在。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建筑大师。位于香港的中银大厦就是其中一部杰作。
当你看着香港的地平线,这个杰作给你的感受就像在看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一样震撼。它不是最大的建筑,如果不是最大的话,但它一定是最与众不同的建筑之一。贝先生是我们所有人的先驱。在中国哲学里,人们说,90岁是一个极富经验的年轻人。他就是如此。
Henry Cobb(建筑师,贝聿铭40年关系的商业伙伴)
20世纪可能没有一个人能比贝将东西文化融合的这么有深度。他不仅高度融入美国文化,同时又是一个深植中国文化饱有学识的人。他有着非凡的广度和深度,和连接不同文化的能力。加之他的特别有魅力的人格,这让他成为了一个别人都想认识想和他一起工作的人。
当然了,他是一个有天赋的建筑师。不过,他可一点都不软弱和含糊。他是迷人的、讨人喜欢的,但他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一种如果你想做到任何有质量的事你就必须是个建筑师的意志。
Richard Rogers(英国建筑师,因设计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而闻名)
城市是由人构成的,不是建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贝不仅仅将建筑看做是纪念馆。他将每一个建筑联系起来,将每一个建筑视作对它周遭的挑战。他清楚,每个建筑至少有两个观众:一个是使用者,一个是过路人。
当聊起什么才是建筑时,贝聿铭说:
“我不喜欢各种标签式的称谓。对我而言,建筑就是建筑。没有什么现代建筑 、后现代建筑、解构主义。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使用你所有想用的主义称谓。但我不相信这些,它们如过眼云烟,而真正留存下来的那一个还是建筑本身——各个时代的建筑。”
贝聿铭—建筑史上的华人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