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HR,请慎谈能力

HR,请慎谈能力

作者: JP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19-05-25 16:55 被阅读0次

HR或许是职场中最喜欢谈论能力的一群人。这也可说是一种职业病吧,招聘时谈能力,绩效评估时谈能力,培训那就更不用说了......俨然自己就是能力的判官。工作中常见的一个业务经理和HR的对话就是:业务经理说“某某人表现有问题”,HR的常规反应模式就是“是哪里出了问题?能力不行?态度问题?”。如果相谈甚欢,则会达成一系列行动计划:绩效有问题的人获得更多的培训,辅导......以提升能力。多好的过程!但结果呢,忙了几个月过后,表现依旧,结果并无太大的改观。

StandOut经过对全球大量的团队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区分高绩效团队和低绩效团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团队成员的能力,更不是态度,而是团队成员1)清晰️地理解对工作的期望和要求;2)每天都有机会发挥所长。如果你相信管理有科学的一面,这项研究也提示你,作为HR:我们的发力点应该在哪里?

这两大因素,一个关注事,一个关注人,各有侧重。

一、清晰地理解对工作的期望和要求。HR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帮助业务经理:

1、你对下属近期的工作期望和要求是什么?注意这里的期望不是泛泛的数字目标或者KPI,而是对流程中的关键点,或者销售、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掌控、学习情况等。

2、下属怎么理解的?你是如何确保下属清晰地理解这些期望和要求的?最近一次沟通什么时候?

3、如果对第一、第二个问题,业务经理都能清晰自信地表述出来,那么才有第三个问题:员工与你的期望差距在哪里?

在这里,HR经常又会陷入畅谈能力的怪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啊?能力问题?”。HR一定要跳出对能力的膜拜,其一:对能力的界定太复杂,理解上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譬如双方都在谈沟通,但对沟通的定义可能大相径庭;其二:对能力的评判更多的是反映评估者的水平,而不是反映被评估者,这就是所谓的“特质评估者效应”。譬如在观察一个员工在沟通中说话较少,一个经理就认为该员工沟通不够主动,而另一位经理却说“这员工倾听能力很好”。其三:即使你发现了员工真的有能力问题,但你也很难判定就是这个能力导致的差距?其四:即使你能确定绩效和能力之间有高相关性,你等得起吗?提升能力不是说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事情。

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通过提升能力来提升绩效,还有一种是通过员工自身所长、自身优势来提升绩效,你会选择哪一种?哪一种会给你带来最大的ROI?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二、每天都有机会发挥所长。HR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帮助业务经理,但最重要的是:跳出能力怪圈思维。

1、你的员工有哪些优势?为何说这是优势?你当时聘用TA,看中什么?

2、你最近发现TA运用这个优势在什么时候?

3、该优势如何能帮助提升现在的绩效?缩小和期望之间的差距?

这样的切换,规避了对能力无聊且无用的探讨,也大大提升了效率和效力。因为优势是员工现在就具备的,马上就可以用,不用培训;优势优势员工擅长的,有质量保证。

StandOut有测评工具,可以帮助员工发现优势,但也可以通过简便的SIGN模块来和员工一起探讨优势活动:

- S(Success):最近有哪些活动让你觉得有成功的感觉?

- I(Intuition):该活动发生,你有主观上的期待吗?

- G(Growth):该活动发生时,你是否全心投入,并获得成长?

- N(Needs):此次活动之后,你是否有一种满足感,并希望能有多一点这样的机会?

HR还经常喜欢提另外一个单词:Talent。其实Talent最早是指古罗马的钱币。在圣经中有段Talent寓言,说的是主人外出前分别给他的三个仆人几个Talent。其中两个仆人拿着钱去做生意,并且赚回了几个Talent;而另外一个仆人把钱埋在地里,以防丢失。等主人回来后,前面两个仆人得到奖赏,而后面一个仆人却受到了惩罚。

只要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其生存的根本都在于绩效的不断提升,而不是能力。HR需要帮助企业管理者如何激活现有的人才Talent,释放现有员工的才干Talent,而不是把它们“埋到地里”。

StandOut就是可以切实在这一点上帮助到HR,它可以帮助你换个视角看绩效,换个视角看人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HR,请慎谈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dz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