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找上周的名片,怎么都找不到,不知道丢哪里去了。上周见了很多人,收了很多名片,本来打算专门找一个时间将这些名片认真拍照,好好整理一下,结果呢,不知道随手扔哪里了。其实本来我是有不少时间随手拍一张的,虽然不够完美,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啊。
这是一件小事,就算名片全部丢失,也不会真正影响什么。但这件事情反映出我做事情的一个缺点,那就是追求完美主义。潜意识里面我总是希望事情尽善尽美。比如说,名片扫描拍照这件事,我是想安排专门的时间去做,这样照片拍得端端正正,很好。这样当然不错,可是总是会有很多事情,很难有专门的时间去做这些小事,就算专门安排了,也会耽误不少时间。完美主义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我当初每次拿到名片,就随手一拍,可能确实照片有点歪,有的还不够清晰,不是非常完美,但是,够用了。这就够了。我需要的是实用性,方便,节约时间。做到一百分当然很好,但是需要十分努力;做到七十分就够用了,只要五分努力。那,五分努力就够,何必非得花费额外的务必要的时间精力呢?
有的时候,当你觉得某件事情很庄重,很严肃,需要“特别的时间”去做的时候,那这件事就不自觉的往后拖。因为总是觉得这件事情“太正”了。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好久不看书?有个答案说,不是因为我们挤不出时间,也不是计划不够好,而是有个心理障碍:读书在我们心里是一件很“正”的事情,我要想办法做这件事。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那就基本告别书本了。因为读书很“正”啊,那就需要专门找个时间来看,有个好的环境来看。但是完全不必如此啊。读书这件事情,应该是做一点算一点,3分钟行吗?行啊。5分钟行吗?行啊。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每次都很随意,但把书看完了。
随意一点,做一点算一点,拼拼凑凑的,事情做成了。总是想着要专门挤时间来做,那就且等着吧。大部分时候,没这个时间的。
这种事情很多啊。比如说,要参加个考试,CFA吧。那么厚的几本书,几千页啊。想着每天都要专门抽出2个小时来看书,可是这2个小时有多难,职场的人都明白。今天喝酒,明天加班,后天小孩闹,可能永远没有这专门的。那怎么办,考试肯定就黄了啊。所以不能这么设置,要把这件很严肃很正的事情,拆开。现在有个五分钟,能不能看,可以啊。去个厕所,能不能看10页,也行啊。集腋成裘,一点一点的,事情就成了。
吴军在《伪工作者》也写到,说做传统软件的从业者和互联网的从业者工作方法是不一样的。前者,总是事情计划的很周密,一个阶段做完才能下一阶段。互联网工作者呢,每天可能都是新的,不可能把A事情做完了才能做B事情。所以,那就必须时刻做最重要的事情,不能有完成了现阶段所有事情再开始下阶段的想法。我觉得这个工作方法,和今天说的这个事也有关系。就是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要想着等某某条件达到了再干嘛干嘛。有什么条件做什么。
做的烂也比不做强,真的有时间了再完善。不要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