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的日子仿佛过得特别快,刚到家那天,别院里的荷花才是盛开漫天,今日,飞雪就如瀑布般澎湃而下。
穆灵裹了大衣站在院中,取下皮手套,小心地用双手捧起一小撮雪花,任冰凉沁透心底。她看着,雪,慢慢地,在她的体温下,化为水。这个过程里,她想起她的五六岁,孩提时的她天真烂漫,丝毫不懂父母之间横贯的鸿沟,更是不解母亲夜里紧锁的眉头;长大一些,十岁左右,她开始意识到,这个家,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平和。母亲和父亲的暗流汹涌,母亲和大娘的针锋相对,她开始和大哥穆连城抱团取暖。十二三岁,已经饱读诗书的她,逐渐和母亲的为人处世相似,不再探究父母之间那些母亲从不开口对她说的秘密,也学会在大娘面前保护自己,开始和等同于一母同胞的三姐亲近,在大哥错位的感情前立时避开;十六岁,与陈家公子陈扬霍一见钟情,情投意合之时不得不分离,只身一人远渡重洋赴美留学,除却素未名这个同胞好友,几乎全靠自己支撑完成繁重的学业,以及在他乡一团乱麻的生活;四年,她兢兢业业地学习,已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除却本身的专业金融学以外,她还辅修了法语、德语和心理学,且在国外积攒了一定的务工经历。
倒是回了国,又回到了大院,又回到了佣人环绕的日子,突然不用那么紧张地学习,也不用事事亲为,人,一下子松散下来,便是倦怠了。
这几日,一直捧着《金瓶梅》品读,却是读得很慢,其中有些人情世故还不算读得通达。人人都说,此书为禁书,是腌臜之物,但,她却偏偏不这么认为!《金瓶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由一人完成的全虚构的完整小说,而其中讲的故事,那么真实,完完全全就是真正的人性和生活,不加丝毫掩饰和做作,不是《红楼梦》的乌托邦,也不是《水浒传》的大英雄,就是,人。一群,活生生的,活在你身边的,人儿。是你,是我,也是他和她。《金瓶梅》把人性剖析得淋漓尽致,不加丝毫掩盖地展露其间,是难得的写实派作品,怎可不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是前几日去茶馆时,扬霍推荐给她的。
如今,她想和扬霍见面,都得约在外面,且,都得是人多人杂闹腾的地方。
她手上捧的这本《金瓶梅》是扬霍读过的一本,书上还有扬霍的手记,以及血迹。如今扬霍已是他父亲陈常云营下的少将,已是上过沙场的将士一名,也,是三姐夫的劲敌。
前几天三姐回娘家,她偷了个耳朵听三姐和妈说话,三姐说:“冯祺回来,若是负了伤,如今,估计也就是陈家那位了。可真是后生可畏。初出茅庐就能从未败绩。”而妈说:“不奇怪。陈常云年轻时,便是有”黑煞将军“美誉的人物,陈扬霍,呵,到底是继承了他的秉性。”
而这些,她与扬霍在一起时,从不提起。
没有人说,没有人愿意触碰。
谁都知道避不开,于是,更加想要避开。
两人都是胆小鬼罢。
这样在茶馆的僻静一隅悄悄说话的日子能过到几时呢?谁都不知道,谁都不想知道。
眼下,国乱,家不平。心,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