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称得上标准的爱国伪青年,之所以加个“伪”字,是因为他虽然人已到中年,却还有爱国特质。
他写小说偏爱塑造高大上的正面人物,如他的长篇小说《黎梓卫》里面的“姑妈”,简直完美得不真实。为什么这样,他回答:“社会需要正能量,艺术就是要对读者进行积极引导。”
每每看见我读外国书,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谈中国文字的博大,说外国文字太理性,不如中国文字这般情感丰富,加之译者水平问题,看外国文学简直在浪费时间。
吴老师很崇拜沈从文,说沈从文的作品值得反复读,直到背诵下来,他推荐我读《边城》。
民国文坛上的大师非常多,开始并不明白吴老师为什么独爱沈从文。读完《边城》才发现,作为一个没有读几天书的沈从文能把小说写得如此优美细腻,可谓天下奇才,一部《边城》震动当时的整个文坛,沈从文籍此成为北京大学教授,也绝非浪得虚名。
《边城》是一部几万字的小长篇,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但文字和意境却十分优美。我不打算在此谈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这也是我最不擅长的事。我读书只为享受,以前语文老师总喜欢让学生写中心思想,以此来表达读懂了书。因我那时多次写中心思想不入老师法眼,渐渐地讨厌起这个事情来,直到现在。
此前读过钱钟书的《围城》,如今又读了《边城》,两相比较起来读,逐渐明白了两本书的不同妙处,《边城》和《围城》绝对算得上民国文学史的两座大城。
《围城》作者钱钟书留过洋,受过正规的中西文化教育,他的文字具有正统的名家之风,讲究用典、玩笔头,文字蜿蜒迤逦,引导读者一步步进入文学的艺术圣殿。
沈从文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以当今学历来说,大概算个小学生。十五岁当兵,五年后来到北京,渴望上大学,因经济拮据,大学是没法上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个旁听生。他生活最绝望的时候,曾写信向当时的文坛才子郁达夫救助。
或许没受正规教育,沈从文写文章不懂(更不必)引经据典、玩笔头、倒书袋,他深入人物内心和他熟悉的湘西世界,构筑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外桃源。
读完《边城》,我感觉这已经不是文字作品了,更像一本画册,每一页都是一副巨大的画卷,从文字上升为艺术作品。
这幅画卷,用细腻的工笔手法,绘着茶峒小山城。第一页画了城外溪边有户人家,住在白塔边,那户人家住着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以渡船为生。画中女孩子坐在溪边岩石上吹竹管,老人腰上系了一扎一扎的烟草,用手攀着线缆悠然渡船,黄狗安静坐在老人身边,似乎等船快拢岸就做它该做的事情,即用口衔了绳子,跃上岸去,拖船拢岸。
随手再翻一页,这幅画卷画着山城的故事,码头饭店坐落在河街边,是众多吊脚楼中的一间,饭店门前长案上,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滋滋冒着油泡,上面饰了红辣椒丝,躺在浅口钵里面;长案上还放有大竹筒,里面插着朱红筷子,长案边坐了个水手,头朝老板娘方向,似乎在管老板娘要烧酒喝;老板娘是一位眉毛扯得极细擦了白粉的妇人,她正将大瓮坛里的烧酒盛出。
又翻一页,画中来到端午节。河中数只又长又窄的木船,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长线,船上十几个小伙子在奋力拨桨;船头上,有个头缠红布包头,手拿令旗的指挥,还有个擂鼓手,蓬蓬铛铛敲得热火朝天;两岸人山人海,争相观看龙舟大赛。
再翻,第一页中的女孩子长大了……
读这本书,已然成了张艺谋那样的大导演,如同画家作画前胸有成竹的样子,在心里面拍摄这个与世无争的小山城,以及山城中的故事,故事主角名叫翠翠,也就是画卷第一页中的小女孩。画卷活了。
用特写镜头拍翠翠的大眼睛,她目送了送亲队伍,垂下头,心中暗自思念心上人,那个名叫傩送的男孩子;用远景拍山城吊脚楼,紧接着用小全景拍码头饭店的水手,这些算故事的铺垫,镜头一定得快。
直到小说读完,大脑仍在构思一幕幕镜头:该怎样布景,哪里得NG重来,演翠翠的女孩子应当穿什么衣服,色彩如何搭配,画面如何分布……
品读一本书,有很多种视角,今天在此单看作者如何让文字在纸上跳舞。我在试想,如果《边城》按照《围城》的写法,该变成什么样?不,不可以!画面会凌乱,电影镜头会中断!
如果非要总结这两部作品的区别,那就是:《围城》适合阅读;《边城》适合想象,他们的写作手法不可以互换。换了,会不伦不类。
《边城》的文字没有矫揉造作,如茶峒小山城那样质朴、清丽。天才作者沈从文的励志剧不是人人可以效仿的,毕竟,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
《围城》的文字风趣幽默,意蕴丰富,深读会让人会心一笑。学富五车的学者型作家钱钟书,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丰碑。
《边城》和《围城》,这两座民国文学大城,值得我们反复读。
民国时期的两座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