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两座城

作者: 清霞仙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2-13 16:48 被阅读0次
民国时期的两座城

吴老师称得上标准的爱国伪青年,之所以加个“伪”字,是因为他虽然人已到中年,却还有爱国特质。

他写小说偏爱塑造高大上的正面人物,如他的长篇小说《黎梓卫》里面的“姑妈”,简直完美得不真实。为什么这样,他回答:“社会需要正能量,艺术就是要对读者进行积极引导。”

每每看见我读外国书,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谈中国文字的博大,说外国文字太理性,不如中国文字这般情感丰富,加之译者水平问题,看外国文学简直在浪费时间。

吴老师很崇拜沈从文,说沈从文的作品值得反复读,直到背诵下来,他推荐我读《边城》。

民国文坛上的大师非常多,开始并不明白吴老师为什么独爱沈从文。读完《边城》才发现,作为一个没有读几天书的沈从文能把小说写得如此优美细腻,可谓天下奇才,一部《边城》震动当时的整个文坛,沈从文籍此成为北京大学教授,也绝非浪得虚名。

《边城》是一部几万字的小长篇,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但文字和意境却十分优美。我不打算在此谈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这也是我最不擅长的事。我读书只为享受,以前语文老师总喜欢让学生写中心思想,以此来表达读懂了书。因我那时多次写中心思想不入老师法眼,渐渐地讨厌起这个事情来,直到现在。

此前读过钱钟书的《围城》,如今又读了《边城》,两相比较起来读,逐渐明白了两本书的不同妙处,《边城》和《围城》绝对算得上民国文学史的两座大城。

《围城》作者钱钟书留过洋,受过正规的中西文化教育,他的文字具有正统的名家之风,讲究用典、玩笔头,文字蜿蜒迤逦,引导读者一步步进入文学的艺术圣殿。

沈从文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以当今学历来说,大概算个小学生。十五岁当兵,五年后来到北京,渴望上大学,因经济拮据,大学是没法上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个旁听生。他生活最绝望的时候,曾写信向当时的文坛才子郁达夫救助。

或许没受正规教育,沈从文写文章不懂(更不必)引经据典、玩笔头、倒书袋,他深入人物内心和他熟悉的湘西世界,构筑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外桃源。

读完《边城》,我感觉这已经不是文字作品了,更像一本画册,每一页都是一副巨大的画卷,从文字上升为艺术作品。

这幅画卷,用细腻的工笔手法,绘着茶峒小山城。第一页画了城外溪边有户人家,住在白塔边,那户人家住着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以渡船为生。画中女孩子坐在溪边岩石上吹竹管,老人腰上系了一扎一扎的烟草,用手攀着线缆悠然渡船,黄狗安静坐在老人身边,似乎等船快拢岸就做它该做的事情,即用口衔了绳子,跃上岸去,拖船拢岸。

随手再翻一页,这幅画卷画着山城的故事,码头饭店坐落在河街边,是众多吊脚楼中的一间,饭店门前长案上,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滋滋冒着油泡,上面饰了红辣椒丝,躺在浅口钵里面;长案上还放有大竹筒,里面插着朱红筷子,长案边坐了个水手,头朝老板娘方向,似乎在管老板娘要烧酒喝;老板娘是一位眉毛扯得极细擦了白粉的妇人,她正将大瓮坛里的烧酒盛出。

又翻一页,画中来到端午节。河中数只又长又窄的木船,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长线,船上十几个小伙子在奋力拨桨;船头上,有个头缠红布包头,手拿令旗的指挥,还有个擂鼓手,蓬蓬铛铛敲得热火朝天;两岸人山人海,争相观看龙舟大赛。

再翻,第一页中的女孩子长大了……

读这本书,已然成了张艺谋那样的大导演,如同画家作画前胸有成竹的样子,在心里面拍摄这个与世无争的小山城,以及山城中的故事,故事主角名叫翠翠,也就是画卷第一页中的小女孩。画卷活了。

用特写镜头拍翠翠的大眼睛,她目送了送亲队伍,垂下头,心中暗自思念心上人,那个名叫傩送的男孩子;用远景拍山城吊脚楼,紧接着用小全景拍码头饭店的水手,这些算故事的铺垫,镜头一定得快。

直到小说读完,大脑仍在构思一幕幕镜头:该怎样布景,哪里得NG重来,演翠翠的女孩子应当穿什么衣服,色彩如何搭配,画面如何分布……

品读一本书,有很多种视角,今天在此单看作者如何让文字在纸上跳舞。我在试想,如果《边城》按照《围城》的写法,该变成什么样?不,不可以!画面会凌乱,电影镜头会中断!

如果非要总结这两部作品的区别,那就是:《围城》适合阅读;《边城》适合想象,他们的写作手法不可以互换。换了,会不伦不类。

《边城》的文字没有矫揉造作,如茶峒小山城那样质朴、清丽。天才作者沈从文的励志剧不是人人可以效仿的,毕竟,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

《围城》的文字风趣幽默,意蕴丰富,深读会让人会心一笑。学富五车的学者型作家钱钟书,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丰碑。

《边城》和《围城》,这两座民国文学大城,值得我们反复读。

民国时期的两座城

相关文章

  • 民国时期的两座城

    吴老师称得上标准的爱国伪青年,之所以加个“伪”字,是因为他虽然人已到中年,却还有爱国特质。 他写小说偏爱塑造高大上...

  • 身在两座城,心是两座城。

  • 两座城。

    破落与繁华,黑白与彩色 正面与背面,宏伟与残垣 繁华与市井的极端,是澳门于我的印象。 一头是闹市,一头是无人问津的...

  • 两座城

    文/青衫 两座城,一座心之所向往,一座心之所归处。 向往繁华的都市,车水马龙;而心之安处,才是我所归处。 在上海生...

  • 两座城

    听说你去了 那个我从未去过的城市 从此,那个城 就在我的脑海里一砖一瓦地建起 那整个的一座城,就是一个你 街是你,...

  • 两座城

    两座城 十月的天气柳城降温许多 远方的我怀念那湿冷气候 有你的那座阴雨小城朦胧 离开我的季节未曾有...

  • 两座城

    你有你的城我有我的城你进不了我的城我进不去你的城唯有同开城门的那一刻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城中对视只是对视很快又关了城门...

  • 两座城

    丨每个人的生命里,是不是都会有两座城? 从八楼的阳台望下去,低矮的天台上难得地见到猫咪一家在撒欢,黑白相间的小奶猫...

  • 两座城

    一天来回两座城,此时已累瘫在床上。 家里人期待很久的事情,终于完成了。大家庭基本聚齐了,很热闹,也体面着。 回到老...

  • 两座城

    凌晨两点 月光推开窗户 像房间的主人一样 大模大样的散起步来 我轻轻拽了下月光的白衣袖 小声地问 你知道Y城的那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国时期的两座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kt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