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茶心
一、省钱的搬家没有省钱
阿欣新搬家了,叫朋友去新家吃饭。炒了五菜一汤,三个朋友坐在一起吃饭。
朋友有点好奇,问为什么搬家呢?
阿欣原来住的一个小区,环境不错,过半年才到期。搬的这个小区环境会差很多,很吵,房子格局也一般。
阿欣说,原来的房间太贵了,搬到这里大概一个月能节省1000块钱左右吧。
朋友问,那你那边的房子怎么处理的,两个月押金退回来了吗?
阿欣说当然没有退了。
朋友帮她算账,说如果不退,那边还有半年到期,这边节省的前就是那边的损失的押金,搬家还那么麻烦,且花了搬家费,那不划算呀。
阿欣说,自己从长远来算的,因为家人生病了,需要省钱,所以自己搬家可以每个月省钱。
可是经过大家算账发现其实没有省钱,反而花费了更多钱。
这么一算,阿欣也有点糊涂了,当时自己算的时候是划算的,是省钱了的呀。但目前现状如此,只能接受了,且搬家后住的更安宁了,比之前至少每天晚上都能睡着。
过了很久很久,阿欣回顾自己义无反顾的搬家的原因,才发现当时认为是做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策,但实际从金钱角度并不理性。
但从心理角度,是符合自己当时状态的,只是自己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搬家,觉得不搬家睡不安稳。
原来是因为觉得家人生病在受苦,自己不应该住好的房子,应该辛苦一点,且多省钱。但实际上,她是想过更好的生活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4943/2ac0aa3bc3cf8225.jpg)
二、睡大街的恐惧
阿美住在离公司很远很远的郊区。每天上班大概需要四个小时。
房子马上要到期,阿美想续租,其他租客续租都是在快到期的时候说一下继续续租,没有问题。
但二房东在房子马上到期的半月前通知她搬走。
阿美早那一周的周五晚上周六去看了住处附近的一些房子。
同事建议她搬到公司附近半小时左右车程的地方,房间小,可是通勤时间大大缩短,只要贵一点点的钱,甚至有些房子价格与她现在住的差不多。同事给她算过账,可以每天节省三个小时,是多么宝贵。但阿美感觉自己没有动力看公司附近的房子。
周六的下午,有一个房东,在微信上催促阿美,说赶紧来签合同,说这个房子很紧俏的。
白天的时候,阿美去看房子,房子内部还不错,但价格有点贵,且对着马路,非常吵闹。
看完后遇到住在隔壁的租客,租客告诉她,慎重选择,因为这个房间太吵了,不好租,已经空了好几个月了。
阿美说我想一想。房东说想什么,再想就没有了,你想想,下周就到期,是不是要睡大街了。
阿美慌了,想着自己一个人睡大街,太恐惧了。
她马上找出身份证去签了合同。
第二天她回想自己看过的其他房子,又去看了几个,每个都比这个好一些,顿时有些后悔了。
但后悔也没有用了,已经交了押金了,如果不住也不退。
阿美后来安慰自己,这个事情确定了,自己不用再操心了,至少从决定的那一刻起,到到期的一周里,她可以睡的安稳。
同事不理解阿美为什么坚持住在郊区。阿美想了很久,说自己在那里已经住了很久了,对那里的一切很熟悉,有一种安全感。另外,房东说睡大街吓到了她,她不想到最后一周还没有确定住处,她会非常恐慌。
因为太吵,不多久她不得不搬家。她有点后悔被“睡大街“几个字吓住了,其实自己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做一个理性决策,但实际上内在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是认知的局限性,限制了我们做出理性决策。可能只能做一个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相对能接受的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