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正岙

作者: 孙榕宁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10:08 被阅读471次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山村的空心化与过度开发是并行的二个主题。房地产及开发区的"热"也许早已埋下了粮食危机的隐患。这是十年前的预感。

      作为艺术的探寻者,去接受传统乡村泥土的洗礼并远离二重雾霾也许是一种"日常生活“之外的生活。这,不能说成逃避!

      人生的意义有很多,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看着忙碌的人群;远离浮臊、阿庾、贪婪、虚伪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山村是静谧的,老墙是有印迹的,生活是自给的,这也就是三进正岙的缘由。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第一次进正岙的自拍照。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中国的山村正在以弯道超车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时隔一年,上图同一视角己搞起了“小房地产”建设,不久的将来原汁原味的山村将不履存在!

      在这个大致的视角处,三进正岙分别有了下面的三幅写生。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当自我感觉己控制驾驭了绘画文本之时,其实己被绘画所控制,它是以往的知识与经验的控制。

      每次去正岙都奢望在语言上有所突破。从欲望到“突破”还有一段路程。

      还是这个大致的视角产生了下面这幅写生。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这幅语言转换不太成功,似乎把正岙搞成了陕北,红色政权的思维总是在潜意识里翻腾!

        生活的追求把我们这些画友们聚积在一起,喝酒、调侃、再喝酒、再调侃。画多、画少并不重要。甚至画画本身已退居二线。过程、休闲、空气、好水、泡茶、音乐、放松、快乐才是硬道理!

      我们戏称:这叫休闲式写生!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登高望远有道是:大山峰上有道观,天师殿旁有"天眼”。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上图是第一次去正岙的写生。

此角度,天晴,"天眼"可见。

    退到村外,于是就有了第三次进正岙的下面这幅。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语言”随风去。最好的语言是没有“语言”,象风一祥自由。

    初次去正岙尝试了下语言转换。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它们似乎都抽取了、解构了什么……

    有时退就是进,进就是退。疼则不通,通则不疼。经络须打通。

    想到了“文化”。东方文化博大精深,比如要“力透纸背”、“气韵生动”、还要“笔不到意到”。甚至要“气吞山河”、“意念杀人”!总之意义、念想大于效果。悬念大于科技!

      于是乎,有观点认为:画画就是画画,别一天到晚嗐想、别动不动就满嘴的学术不学术的!

      国人多疑,固好揣测。其实西方亦重虚构。甚至把虚构做得跟“真实"一般。如好莱坞大片中的“真实的虚构”。而我们的虚构则是把白蛇变娘子、娘子变白蛇。也许,二种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虚构的方向不同罢了。

      因此,第二次进正岙(包括辗转雅寮、松阳),继续进行转换与解构。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第二次的“解构”似乎比第一次的“解构”少了一些“自由”的精神?

      “第一视觉”?

      这是第三次进正岙之前的粗浅思考。也是视觉疲劳后的思考。当图像“满目疮痍”,一地鸡毛滥觞之时,当下还有何值得进阶的形式?审美空间的不断压缩,浮臊的弥漫,艺术奇点的临近……,一切的一切犹如西伯利亚的坑洞。当甲烷大量外泄,引发的也许是生态的灾难。

      “活在当下”是最好的诠释!

        人类构筑的视网膜绘画,力图客观地反映世界的真实。这钟具象阶段的表现,我们称之为“第三视觉”;当人类不满足于这种重复的具象写实之后,诞生了解构主义,解构与重构得益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得益于人文科学的进步;这一阶段是人类的“第二视觉”阶段。当人类进入后现代、特别是接近人工智能的“奇点”之际,绘画艺术更多地承载了文化哲学的内核。这种走近绘画艺术的本源、本体趋势的阶段,我们赋予其“第一视觉”的地位。

        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再来分"室外"与“室内";再来分“写生”与“创作”感觉是遇上了管孔与滑稽!

        当我们心悟“第一视觉”于自然之上,我们的对话之门是敞开的,我们与物象的气息是连通的,就如同量子缠绕一般,我们与"自然"的“精神”是交融的,一句话我们是“在场”的!

        当审视自我,不难发现中国式黑、白、灰统调色域同样存在审美疲劳现象。

        当理性地分析“三大色系”我们看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中的“黑土文化”、“黄土文化”所构成的华夏文明中,对于黑白的认知以“阴阳”、“太极”为观照,反观到绘画色彩的审美认知上,普遍推崇“黑、白、灰”为主导的统调色系,这在中国当下的诸多绘画作品中逞现一种主流趋势。其优点是:容易出效果,缺陷是:雷同、审美疲劳。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工业文化”所构成的科学、理性文明中,对于光谱色的认知,催生了精确还原客观视网膜状态下的视觉图像的色系模式(光源统调模式);与此同时由于西方自然科学的进步及心理科学、哲学的发展以及“文明的疑惑”所催生的“表现主义”的“滥觞”下的色本体色系摸式(色相摸式)。

      显然,西方二大色系摸式普遍具有还原度高、设计感强、刺激力大的优势,但也存在过于理性,间或过于放任的审美缺陷。

      当下,普遍以“黑、白、灰统调色系”为主流模式;“光谱统调色系”为学院模式;“本体色系统调”为当代表现摸式的格局。当然“三大色系”之间还有“合成”、融合之趋与空间。

三进正岙

        性贤老师在“解构”这只大公鸡时,发现这只鸡头的眼框上有个红色的塑料夹。我联想起一档电视节目中的养鸡专业户的介绍。知道这只鸡好斗、凶猛。所以主人给它戴上了“眼镜”,让它无法啄咬其它的鸡。这就人为遮蔽了视角!

        拓展视角,于是通过壁,产生……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三进正岙

    “壁”可以是一堵墙,也可以是视框下的图像,“壁”是“平面”空间的延续。总之,视觉下的一切都是“壁”。

      塞尔日•达内曾说:"所有的形式都是看着我们的面孔"。面对一座座经典、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我们能做的,是默默的耕耘;大胆的探索;超越自我!

      我们期待升级版的“路上风景”第二回的相约!

      文中引用了,晓东老师,性贤老师,玮明老师,平观老师,杨军老师拍摄的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感谢毛局的醉隐山居!

相关文章

  • 三进正岙

    山村的空心化与过度开发是并行的二个主题。房地产及开发区的"热"也许早已埋下了粮食危机的隐患。这是十年前的预感...

  • 垟岙乡亭/组词三首

    垟岙乡亭/组词三首 一 【忆江南】垟岙乡亭 文/林海 乡亭畔,微雨醉凭栏。 一枕溪声飞野鸟,满山烟绕忘流年。 垟岙...

  • 奉化西岙

    奉化西岙浸诗韵, 山坡踏秋色正浓。 百树挂果华秋实, 万物换色正轮渡。 群山环绕白云流, 岙镶明珠二水库。 山水旧...

  • 【七绝】蒋岙山居

    【七绝】蒋岙山居文/林海山村碧水戏田鱼,蒋岙桃源世外居。前院花开春永久,后庭闲步两三猪。 平水韵六鱼 蒋岙:青田四都

  • 英子

    “西山坳,东山坳。 西山上的妹子在瓜岙; 东山上的阿哥在培岙。 西山上的瓜藤岙上绕, 东山上的犁锄岙上涝。” 英子...

  • 正进时

    开着车在高速上 一路畅行 心里高兴也矛盾 想到高速路口的检查及各种车的加塞 未免会失落 高兴有阳光陪着 矛盾有人烂...

  • 象山仓岙水库,红杉很美,岁月沧桑

    仓岙水库,位于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坝址位于墙头镇周家路村,水库尽头的山谷名为仓岙,故名仓岙水库。 仓岙水库东西两侧...

  • 泥泞又长满杂草的小土坡上冲下一条瘦削的土狗,一闪即逝,蓦地又转身回来,侧着半个身子微抬起头瞧着我。它毛发稀疏,带着...

  • 豆丁踏春

    小长假三天,天气格外的清朗,爸爸妈妈带着豆丁去奶奶家踏春。 一早出发,直奔目的地--茗岙梯田。 茗岙,位于浙江温州...

  • 【五绝】 蒋岙山村妙

    【五绝】 蒋岙山村妙 文/林海蒋岙山村妙,清风几缕疏。稻田牛吼远,牧笛曲如初。 平水韵六鱼 蒋岙:青田四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进正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n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