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段时间,我逼着自己读了很多书,规定一年一定要读完100本。然后真的就拼命地去读,哪怕已经是深夜了,也一定要读一小时再去睡。
几年过后,我确实读过了很多书,但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多长进,生活该是怎样还是怎样,很多书读完就忘了,根本没起到一点作用。
我不禁开始怀疑,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后来,我跟一位朋友阿东聊到这个困惑,他给我讲了两个小故事。
1
阿东先说起了亲身经历。
阿东小时候淘得没边儿,是有名的小魔头,用他爷爷的话说:“我孙子能顶七个金刚葫芦娃。”
他老妈为了消除他的“魔性”,很早就开始教他识字和查字典。阿东阅读的小火苗就是在这时点燃的。
结果,这世界少了一个大魔王,多了一个小书虫。
关于读书的收获,阿东最早的感受来自于五岁时的一次偶然经历。
那时,他在姥姥家看电视播放的全国初中知识竞赛。
其中有一道抢答题,问:“林暗草惊风,将军引夜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里的将军是谁?
结果没有一个选手按抢答器。
而电视机前的阿东脱口而出:飞将军李广。
答案公布,一字不差。
从此以后,家里亲戚都管阿东叫“神童”,直到现在还常有亲戚提起这事儿,每次阿东心里都很美。
其实阿东压根就不是神童,要不然也不会和我做朋友了。阿东只不过刚刚读过了《中华上下五千年》里的《飞将军李广》而已。
但人自信心的建立,很多时候就来自于他人的夸奖和肯定。
这事,阿东也经常和朋友提前,估计这辈子阿东都不会忘记了,毕竟被夸“神童”也是极少人才有的待遇啊!
2
吹嘘完自己的亲身经历,阿东还跟我讲了一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对爷孙在河边聊天,孙子天真地歪着头问爷爷:爷爷,我看你每天都读那本厚厚的圣经,您记得住多少呢?如果反正都要忘记书中的内容,你为什么还看?
爷爷慈爱地笑着说:乖孩子,去把装煤的竹篮拿来。
孙子很疑惑,但还是拿来了脏兮兮满是煤渣的竹篮。
爷爷又发话了:去拿这个篮子在河里打点水上来。
孙子更加疑惑了,但还是照做了。
很明显,竹篮是没办法装水的。
孙子气恼地跑回来:爷爷,您到底要我干什么?
爷爷说:你再去试试。 就这样反复多次,孙子也没能打来水。
爷爷这才笑着对恼怒的孙子说:孩子你再看看竹篮,还是之前的竹篮吗?
孙子愣住了。之前满是煤渣的竹篮,因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现在已经焕然一新。
爷爷这才说到:读书的过程就像是用这个竹篮打水一样。虽然清水都从缝隙中流走了,表面上看我们什么都没得到,但在不知不觉中,人的心灵就像这竹篮一样已经被净化得澄澈明亮。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听完这两个故事,再回头想想:我读过很多书,但现在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就像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总有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和肉。
(END)
作者:东方闲
简介:一个向往悠闲,却不得不疲于奔命的城市边缘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