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是教你怎样思维,作者有个笃信不疑的想法,只有思考时间才属于你真正时间。
是的,苏格拉底也说过,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有人物理时间活得很长,和死了也没什么区别,当然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过的是真正的人生。
作者是个程序员,说实在的,他写文章过程中,可能力争说得浅显易懂些,但我读起来还说有些困难,这也促使我有种换换读书类型,挑战一些难度系数大的书籍,经济,法律,心理学?或者多读一些理科生写得书。
今天读了第一章中一小节,亲身经历后你就明白吗?
显而易见作者持怀疑态度,就是你经历一百次也不一定明白。
他举了三种原因,一是,人类很傻很天真的条件反射,比如,你撞南墙后,肯定停止,即使后来南墙拆了,你还是躲着走,这就错过一些机会。和那个守株待兔的人一样,相信还有兔子撞死等他去捡。
二是,认知偏差。每个人会有自己的认知偏差,带着自己天性看问题,还是不好的天性,狂妄自大,嫉妒,粗暴,好为人师等,都认为自己的解释和归因才是正确的。比如,一个善于推理的人,觉得学不会数学真可笑,这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关。
三是情绪系统,经常我们会依据情绪来考量事情,一件事,你感觉不好,就是有再好的理由,你也不去做,哪怕你的感觉是错的。
当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驾驭情绪系统的,情绪系统毕竟只是我们的进化工具箱中的决策系统之一,而不是全部。始终别忘了情绪系统只是一个比较粗糙的判断决策系统,并且它很多时候是为了适应远古社会而非现代社会的。
小结,我们就是亲身经历了一件事,也不一定明白,因为,我们和动物一样,靠条件反射做反应,同时还唯我独尊,认知偏差,总认为自己看到的是整个世界,别人才是井底之蛙,最后,我们还是情绪的奴隶,靠直觉判断行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