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930827/d062d7d580f46d48.jpg)
《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在几年前就想去看却一直没有行动过,这周闲下来终于可以好好的去品一品这本书。为什么用品?因为看完这本书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设计中的设计》不是设计类的教育书,而是原研哉在讲述他对设计的理念和观点,有点类似散文,所以内容比较零散和随意,看了一遍的我还没有办法说出这本书的重点,但是有了一个模糊的影子在指引我去思考些什么。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按照顺序去阅读,在大致浏览了目录之后我开始挑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章节去看,所以接下来在总结这本书的时候也会比较随意些。
设计到底是什么?
“设计到底是什么”是我一直想要弄清楚的概念。原研哉认为新东西不是无中生有的,它们其实就是取自于平常、单调的日常存在的大胆唤醒。设计不是用新奇的形式和材料去迷惑观众,它是从日常生活的普通间隙中不断提取惊人想法的原创力,使人重新发现熟悉中的未知的感觉同样有创意。关于设计取自于日常这个理念在本书中多次出现,或许在他看来日常就是设计的源泉和灵感的发源地。
再设计
说到“日常”不得不提那个有趣的再设计展。"再设计“指的是把平常物品的设计再做一下。再设计是一种手段,让我们修正和更新对设计实质的感觉。这种实质隐藏在物的迷人环境中,因过于熟悉而使我们不再能看见它。原研哉认为从零开始搞出新东西是创造,而将已知变成未知也是一种创造行为,要搞清楚设计到底是什么,后者或许更有用。于是他搞了一个“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展,找了三十二位日本的顶尖创作者重新设计出某些很普通的商品,目的是为了在这些再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差异中发现设计的本质。
在介绍“再设计”展的作品中,让我最喜欢也是映像最深的是这款卫生纸的设计。将传统圆形的纸管芯变成方形的,由于芯是方形的,结果上面的纸也卷成了方的。在放在纸架上拉出来用时,传统圆纸卷会轻松顺畅,发出“嗖嗖”的声音,而方纸卷则会费力的发出“咔哒咔哒”声,所以传统设计的圆纸卷被拉出来的纸比你实际需要的多,而方纸卷由于阻力,起到了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并传递了节省的信息。在包装上,圆纸卷间隙较大,方纸卷能靠紧在一起,节省了运输的空间。在设计上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或许使用者根本发现不了其中的区别,但正是因为这个小小的改变隐隐透出了批评的味道。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设计传递了对文明的批评,而传统与变革的设计之间差异的批判性正是原研哉希望我们在"再设计“展中去感受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30827/8973cdd9a097d9a2.jpg)
“白”
《白》这本书之前已经阅读过,而在《设计中的设计》又一次提起了“白”。原研哉认为“白”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设计理念。“白”不是白的。让“白”得以诞生的是一种感受白的容纳性。就颜色而言“白”是所有颜色的合成,同时又是所有颜色的缺失——无色,“白”含有“无”和“绝对零”这样的抽象概念。而生命方面,白是乳汁,是骨头,是蛋,白是生命与信息的原始形式,所以很多原研哉的作品都使用了“白”从而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最后还有一些章节,但我并没有思考完如何去说,所以在这里总结一下看完这本书我所引发的思考:设计与艺术不同,设计基本上不是一种自我表达,它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设计就是感染,因为其过程所创造的启发,是基于人类在普遍价值和精神上的共鸣。或许更好的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留意身边的细节才能做出更好的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