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教学观摩研讨会圆满结束!
幸福数家人两天的学习内容不可谓不丰富——6堂观摩课,5堂讲座。干货满满,收获颇多!
言归正传,不谈感受谈变化。当然,这么短的时间能有的变化多是观念上的变化,以及对过往教学的一些反思,今后教学的一些粗浅思考。
观摩课:《倍与差》
讲座:《单元整体设计的策略与实践》
这是一堂单元拓展课,在“倍”这一单元的内容结束之后进行。说实在的,这样的一堂教材中没有的课有没有必要去上,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在孩子们的练习中,我们能够遇到一些“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a倍”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拓展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去上这种类型的拓展课。遇到这种类型的题,可能更多的是就题讲题,孩子们遇到这种题,可能会做了,但是少了这个探索的过程,总感觉他们会失去些什么。是什么呢?我现在也说不上来。
同时这种类型的拓展课,给我的感觉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工程。在哪些单元结束之后,需要有一节拓展课?这些拓展课的教学目标又是什么?个人以为,这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教研团队去研讨、共创。
观摩课:《认识方程》
教材内容很简单,但整堂课却不简单!
这一整堂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不含未知数的不等式到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再到含未知数的等式。从只含一个未知数的等式到含两个未知数的等式。从只有加法的等式,到有加法有乘法的等式。从有形的天平到无形的天平(台秤、线段图),再到心中的天平(纯文字)。
这堂课的教学就是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去设计的。后面习题的设置——台秤线段图纯文字都为孩子后期根据题目列出方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地方,要瞻前顾后,立足整个单元去考虑教学设计。
郑老师的课堂,让我特别欣赏的地方是整堂课的组织教学、课堂语言诙谐、幽默且丰富。“有的天平坏了”“天平都修好了”“你们有两个了不起的地方——一是能根据图片写出等式,二是我稍作点播你们就知道用字母代替不知道的量”“你真的特别勇敢!我虽然不了解你,但我相信你一定比之前更勇敢了”“你想听谁说”……
观摩课:《认识速度》
关于这堂课我有一个困惑。上午郑玉霞老师在介绍这堂课的时候说了这堂课的引入概念的方式是创设矛盾冲突。但是席争光老师在上完这堂课之后,他说的他这堂课用的方法是创设情境。两个老师对这堂课的使用的方法有矛盾,我可以理解,大概可能是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来发现孩子们对这个情境的反应不同,他临时做了一个变动,调整成了创设情境的模式,席老师在讲座中,课件里面呈现这堂课的引入方式也是创设矛盾冲突。那我想问的是,如果要用创设矛盾冲突引入概念的话,怎么引入?
只出示了时间6分钟、8分钟时,学生答“小东用了6分钟快”补充路程分别为360米、400米,学生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以此创设矛盾冲突?
但,和定义的解读不一致呀!
席老师的这堂课,不仅仅让孩子们认识了速度,知道了速度的表示方式、读法、写法,更让孩子们感受了速度。这是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做得还不够的,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要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感受。
再一个就是相关知识面的拓展,光速、声速、宇宙飞船、第一、二、三宇宙速度。这就不得不感叹学校教学设备的落后了。
讲座:《抓住概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1.对于概念的教学,教师要站得高,方能把得准。
2.举一反三中的举三反一
从一个表象(详)出发,找到丰富的表象(3个为宜);再从丰富的表象寻找共同点
3.很多概念不是一节课就能建立清晰的
最后的最后,席老师送给我们的一首诗
和颜老师对教育的热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期待自己能够和教育“拥抱 相爱 坦然 欢喜”,我更想做的是“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儿”!
观摩课:《省刻度尺》
讲座:《给孩子们创造五彩缤纷的数学生活》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对于厘米的认识,给孩子们一张长纸条,自己制作一把尺子。孩子们在制作直尺的过程中认识厘米。
在我的课堂中,放手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的会比较少,一个是觉得这样的操作用处不大,再一个这样的课堂比较难把控。这段时间在教《可能性》这部分的内容时,我是真的让他们上讲台去摸一摸,甚至分组去抽并记录倒铺着的牌。是的,课堂的把控确实更有挑战了,但从这些活动中,我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
这两天的几堂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每堂课都非常自然地融在一起,没有非常刻意的导入、新授、练习,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记得读书的时候,我们经常纠结的一个问题,每个环节之间、两个知识点之间怎么自然地过渡。当时老师给我们的回复是“没有过渡的过渡就是最好的过渡。”今天算是真切地体会了一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