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近思录·卷一·道体007-009

近思录·卷一·道体007-009

作者: 莣致均湘醴陵生态村 | 来源:发表于2024-09-10 08:26 被阅读0次

近思录·卷一·道体

007、一陽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程氏易传·复传》
1-07
复卦在纯阴的坤卦之后,一阳复生于下,这就是天地生物之心。前代儒哲都认为太极凝然不动,时见天地之心,是因为不知道未动之初才见天地之心。不是深明大道的人,谁能认识到这一层呢?

008、有感必有应。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己也。感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观之可也。——《程氏易传·咸传》
1-08
有感动必有应验。凡有动都成为感,凡感所动之处必有应,所应而动又成为感,所感之处又有应,因此感与应连续下去而无止息。因感而通的道理,明白道的人去默默地观察好了。

009、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易乃恒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程氏易传·恒传》
1-09
世间万物的运动规律,是终而复始,所以能恒久而不穷尽。恒久并不是限于一处的意思,限于一而不变就不能恒久。只有随时变易,才是恒久之道。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明于道的人谁能了解呢?

相关文章

  • 近思录 阅读顺序

    近思录的阅读顺序是,先大体浏览卷一,然后从卷二读到结尾,再精读第一卷。 近思录第一卷名为,道体。体是相对于用而言,...

  • 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12.23-2018.1.5(每日思考

    一、2017.12.25今日思考:但是,当我们翻开《近思录》,第一卷题目是“道体”,开篇第一段语录竟然是周敦颐的一...

  • 略读近思录随感(一)

    最近略读朱子大作《近思录》,略有小感,陆续整理中,聊以自勉。卷一,道体,开篇有周敦颐先生语录:濂溪先生曰:无极而太...

  • 太极图说|近思录07

    《近思录》卷一为《道体》,第一段就是《太极图说》。从理论体系的完成度来说,理学从这一篇开始讲,是合乎逻辑也是合乎历...

  • 《近思录》之道体:周敦颐

    宋明理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这一个字,着实令人痴迷。而朱熹一向被认为是宋明理学的...

  • 开始学习近思录

    近思录跋 吕祖谦 《近思录》既成,或疑首卷阴阳变化性命之说,大抵非始学者之事。祖谦窃尝与闻次缉之意,后出晚进于义理...

  • 《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2021年4月8日)

    宋代的道学在后世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其涵义远超形而上的“道体”。朱熹与吕祖谦二人辑成的《近思录》 成为道学的基...

  • 近思录

    时隔两个月,再次回到了久违的家中,神奇的是,任凭时光流淌,岁月如梭,它给我带来的这份熟悉,从未改变,也从未...

  • 近思录之一

    1. 我们理解一个人的行为,总把它归结到他读过的书,他说过的话,这其中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是认为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行...

  • 读《近思录》

    《近思录》,儒家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七部基本经典之一。(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朱熹、吕祖潜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近思录·卷一·道体007-00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wk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