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动力是什么?
它常常是意念、愿望和渴望,即“我”想要什么。
一个1岁多的幼儿,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玩具,要得到这个玩具,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大人大步流星地走过去,拿给他这个玩具,这实在太easy(简单)了;另一种方式是,他连滚带爬地挪了十几米远,拿到了这个玩具。
这两种方式,他的愿望都实现了。
只是,前一种方式会让他形成的感觉是“噢,大人太厉害了”,后一种方式则让他感知到“我太厉害了”。
后一种方式会增强这个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的“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用大白话说就是:“我能行!”
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可能会受挫,甚至多次受挫。
有时候挫败感(即死本能)会抓住他,让他以为自己真做不到这件事,但这时候父母可以在旁边鼓励他,让他重新激发起生的力量,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养育孩子的两个关键点。
一、孩子的愿望得以实现,他的生能量会增强;愿望破灭,死能量会增强。
二、孩子的愿望,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实现,这样增强的,是他的自我效能感;如果是父母等大人帮他,那就会破坏他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点很重要,但不能走极端。
这时,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其中又有三个要点:
☞孩子把事做好时,认可他;
☞孩子遭遇挫败时,支持他;
☞让孩子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即生本能和死本能)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能得以流动。
孩子越小,越是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好时机。
原因很简单:孩子越大,面临的人生使命就越大。
成年人,他面对的就是恋爱、结婚、生子、工作、理财和交际等重大命题,做好不易,而一旦失败,代价很大。
但相反,越小的孩子,面临的人生使命就越小,成败得失,除了有心理上的意义,现实意义有时没那么大。
如中小学教育,那些小考试的成败,把它们当作练习就好了。
而婴幼儿的世界,孩子其实活在一个彻底没有现实意义的成败、得失的世界里,而同时孩子的生死感又最重,所以是一个绝佳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练习场。
当孩子有了一个意愿时,可以的时候,试着让他们自己去完成。
当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个意愿时,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同时,生能量也增强。
当他们靠自己的力量遇到挫败时,他们会产生死能量,即挫败感。
没有时空感的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摧毁了,他们也想摧毁点儿别的什么,甚至整个世界。
但他们发现,自己信赖的父母还稳稳地在身边,他们没有被摧毁,他们还是生能量的象征或代表,他们还充满信心。
这时,孩子的挫败感就会被托住,他们会重新振作起来。
这其实靠的是父母的力量。
但是,父母主要就是起了一个容器的功能,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孩子去完成这个任务。
那么,当意愿完成时,孩子会觉得,是他完成的,是他自己行,而不是父母行。
总之,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试着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管好自己的事情,那都会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结果是,他们在那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上,就锤炼出了很好的自我效能感。
真到了以后遇到那些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挑战时,他们可以借自我效能感的支撑,而去化解各种挫败,最终在这些大的事情上,也能实现自己的意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