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鲁迅小说全集

读:鲁迅小说全集

作者: yatou2010 | 来源:发表于2023-04-16 22:39 被阅读0次

收拾房间,发现小学的时候,几年级忘记了,应该没超过二年级,妈妈带到绍兴去玩,在鲁迅的纪念馆买的一本《鲁迅小说全集》。

那时候自己刚会写字,努力地写,想表达些什么,却扭扭歪歪还错了好几个字。

后来长大了一点,发现可以读鲁迅。再大一点,喜欢读鲁迅,等到了大学的时候,还和同学一起组织了一个社团来研究鲁迅。

我也是胆很肥的。

可是刚刚随手翻阅了一下,发现以前的自己真的就明白吗?明白鲁迅吗?

今天开始,再读鲁迅。

很有趣的,也是值得思考的是:鲁迅这部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是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序还要采用文言文?

狂人日记序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这是不是有些不按套路出牌或难解呢?

按理说文言文是属于封建阶级的文化形态。 而先生为了展现这一代表封建势力的形态在当时社会的地位,有着很强大的受用,这也代表着封建势力的强大。 鲁迅采用这种文言文序和白话文正文的强烈对立,更有对社会的鞭笞力。

译文:

有兄弟俩人,现在隐去他们的名字,都是我在中学时的好朋友。已分别了多年,消息渐渐地断了。前几天偶然听说其中一位得了一场大病,刚好我回到故乡。便绕道去探访,却只是见到一位,他说病人是他的弟弟。他说劳烦你远道还来探访,但是他的病早已经痊愈,到某地去做(官)的候补了。说着他大笑,拿出两册日记来,说日记可以知道他病时候的样子,不妨将它送给一些旧友。便拿回来看过一遍,得知他得了一些“迫害狂”之类的症状。文字写得有些杂乱无章,还有很多荒唐的语言;也不标明日期,但是墨色字体不一样,知道了不是同一时间写的。里面也有一些联络人的姓名。今日摘取一篇,以便给医生们研究。日记中的语句错误,一个也不改了;只有人名虽然全部是村里的人,也不被世间的人所知道,无关大体,所以把名字就全部改了。至于书名,则是日记作者本人病好时题的,也不改动。七年四月二日记。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色。

晚安。

相关文章

  • 读《鲁迅小说全集》有感

    这周我读了《鲁迅小说全集》这本书,鲁迅先生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多半是以讽刺小说为主题,在他的...

  • 读《鲁迅小说全集》说小说

    先说鲁迅先生的文章,至今也没有看到有批评之文。只是有些是因为语文课本下架他的课文,给出的许多原因,但是我却不认可,...

  • 读鲁杂记

    一个人遇见某一事物,常常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比如现在的我读鲁迅的作品。 这本《鲁迅小说全集》是在旧书摊上买的。去...

  • 值得一看:鲁迅为什么一直很火的四大理由!

    最近我开始迷恋鲁迅的小说,而且发现这些文章既有文字的美感,又有引人深思的内涵。而且,看了《鲁迅小说全集》中所有文章...

  • 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与作家

    战争与和平》 拜伦的诗 鲁迅小说全集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 易卜生《培尔.金特》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川...

  • 和鲁迅一起过日子【16】

    我把读《鲁迅日记》称为“和鲁迅一起过日子”。其实,读《鲁迅日记》只是我读《鲁迅全集》的一个节目。 仅读《鲁迅日记》...

  • 那些未实现的梦,并不可惜

    文/萧寒晨夕 鲁迅在他的小说全集的自序中写到: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

  • 读后之感

    「鲁迅小说全集」读后感 “从来如此,便对么”。虽然几经遮掩,依旧藏不住那股英雄之气。像与上帝为敌的尼采一般,先生亦...

  • 游走在鲁迅的世界里(2)

    游走在鲁迅的世界里(2) ——读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 读鲁迅的小说,会发现鲁迅的小说里时常是“希望与绝望”的交...

  • 读鲁迅

    最近在读鲁迅的文章,放在几个月前恐怕连我自己都不信。 我之前不大喜欢看他的文章,也许是小时候读书时没能读懂他的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鲁迅小说全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yq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