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逝去的24小时里,当国人的朋友圈里充斥着聚会的盛宴、高速上拥堵的车流各种长假里休闲娱乐的画面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在发生着一场噩梦:
斯曼德勒湾酒店赌场一个户外的音乐节正在进行压轴表演,当狂欢的民众沉浸在巨大的音乐声和欢呼声时,死神正悄然而至,他从酒店32层用一把步枪射向了毫不知情的民众。枪声伴随着音乐声发出,并未引起民众的注意,直到民众意识到危险时,扫射已经进行了三轮。
截至到今晨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59人,515人受伤。
凶手是一名64岁的白人男子,史蒂芬·帕多克(Stephen Paddock),内华达州麦斯奎特人,曾有过犯罪史。据联邦调查局官员透露,枪手帕多克在酒店储存了至少17支步枪,显然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策划。他在警察闯入之前,已然饮弹自杀。现在还无法查明他制造这场屠杀的动机和背后的原因。
虽然ISIS自称会对这起屠杀负责,并称史蒂芬·帕多克为英雄。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与ISIS有关,ISIS很可能是在利用这起事件扩大自己邪恶的影响力而已。
我们无法知晓一个60岁的老人为何要将枪口对准一群无辜的同胞,也不会明白他内心经过怎样的挣扎才下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活着的人面对的是59条逝去的生命,和躺在500多伤痕累累的受害者,他们是这一事件的目击着,惊恐慌乱的场面将很长一段时间萦绕在他们的脑海里。
习惯了太平盛世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里,他们的总统特朗普在竭尽全力去驱逐一些所谓“危害本土公共安全”的外来移民之后,威胁自己生命安全的竟然是美国本土的当地人。
他可能是你的邻居、你的同学或者你的亲戚,再或者你根本不认识,在某一天毫不解释地干掉你。“杀掉你没有原因”,这正是恐怖主义的恐怖之处。
大家应该都看到过中东地区背着步枪逛街的美女们,在那些季度不安全的国家里,人们只有拿起武器随时处于自卫的状态,才敢出门。
为什么她们会背起沉甸甸的枪而不是轻盈的装着口红的时装包外出呢?因为对当局治安的不信任,她们无法相信那些负责治安的人有能力去保护她们,那么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正如今日的拉斯维加斯被袭击之后,人们再难毫无顾忌的外出,包括全美,也无法再次相信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受影响。
我前两个月刚刚搬家,我父亲曾打听过邻居的情况,然后很放心地告诉我,他们家有孩子有老人,男女主人稳定的上班族。我开玩笑说,如果他们是无业有前科的人呢,我老爸斩钉截铁地说:那就马上搬走,绝不能和危险相伴。
我试想,如果我的邻居有一把枪呢?我不用开门,他只要打开窗就能干掉我。
有人说:没枪就不能作恶了么?能害死人的方法有的是。确实,想弄死一个人,打开煤气、带把菜刀就可以了。但是子弹这种东西,尤其是远程的步枪,有效射程要在500米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人眼几乎看不清楚对方的情况下,看不见鲜血、听不见哀嚎,一枪就可以让对方毙命。
也就是说,人,不用直面死亡的恐惧,不用克服自身的人性,只需动一下手指就能完成谋杀。轻而易举地获得杀人工具,轻而易举地完成杀戮,这样的杀人成本实在太低了。
枪是工具,工具没有善恶之分,但使用工具的人却有天壤之别。但我又如何分辨我的邻居是善是恶呢?他有潜在的危险,就是对我的威胁。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我看来,潜在的危险就是恐怖主义,他们的存在就是恐慌的根源。
美国曾经对持枪是否合法的问题讨论过多次,但都没有实施。坚持持有枪械合法者认为:在美国宪法的第二修正案中明确写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民兵,对一个自由州的安全实为必要,民众拥有并且佩带枪支的权利不容侵犯。”
这里所谓“带枪的权利”来源于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时期,现代民兵(militia)概念产生,用来描述“全民皆兵,保护国家”的概念。本质上“持枪合法”是从全民皆兵,持枪保卫国家的义务演变而来,而并非宣传所说“持有枪支是自由主义的权利”。
貌似秉承宪法一致性的说辞背后,有着巨大的商业利润。全球6.5亿支私有枪支,近一半在美国人手里。这些枪支在威胁普通民众的安全,但也给背后的武器制造商们带来巨大的利益。他们捐助过国会议员,影响立法,在复杂冗余的立法制度上设置不同的障碍。
美国原本分权体系和权利制衡制度本身就另变革困难重重,奥巴马在竞选时的口号就是“Change(变革)”,这一简单的词汇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意味着要客服重重阻力去改变不太容易改变的先后有法令和提案,这表达了新总统的决定和对传统制度的挑战。
奥巴马赢得了民众的投票,在位期间却没能废除“合法持有枪支”的规定,他也曾努力过,但是失败了。这就是美国,他用制度限制了最高权力者的权利滥用,却造就了低效、拖延的立法进程。更容易让一些制度的受益者们,把控着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哪管民众的利益受损呢。
近年来,美国已经发生数起枪杀平民事件,死伤人数皆在数十人不等,而拉斯维加斯这次“屠杀”更是创下了死伤人数的新高。
我们没法假定如果不允许持有枪支,是否会发生大规模的惨剧;但我们能够明确,当作恶成本高时,发生类似事件的概率就会降低;而且准备作恶的时间长,被警方发现的概率也会提高,不至于警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民众血流成河。
“安全”仅次于“温饱”,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我们每天熟视无睹,认为稀松平常的日子,可能是有些人梦寐以求的天堂,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奢侈品。
如今,在最发达的国家,“安全”竟然也成为了一种奢望,愿远在大洋彼岸的亡灵们早日安息,特朗普政府能够肩负起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而不是仅仅把眼光盯在海外的其他国家。不管这次凶手是基于对生活不满而采取仇视社会的行为,还是被恐怖主义所利用,这都将载入美国史册,成为当界政府的一个污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