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着门培育不出参天建木、九天鲲鹏,只有立足于以学校教育为核心,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实际,让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技能、策略、思维方式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进行实践、印证、探索才是教育之王道。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更好的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教育坚定实行立足于发展学校核心教育,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立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方针。若说“1+1”教学的微观课堂管理模式是立足于课堂,走请进来的路线。那么,宏观课堂管理模式则是面向生活实际、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实行走出去的路线。
一、主题活动课程建设
宏观课堂管理的主题活动课程主要是社会实践性的主题活动课程。
(一)自然生态环境主题实践活动课程
通过对水土污染、河流治理、退耕还林、退耕还海、植树造林、恢复湿地等现象、现状的了解、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意识。
(二)养殖、种植实践活动课程
到养殖园参与动物养殖活动,到植物园参与蔬菜水果的种植活动。鼓励对动植物的生长环境、条件进行观察研究,探索并就改良其生长环境、条件提出想法并积极尝试。
(三)爱心主题活动课程
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养老院、留守老人居住区等开展送温暖活动、卫生守护活动、文艺表演活动等。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群主体性意识。
(四)社会调查实践课程
对社会的热点问题、生活问题、治安管理问题、交通与消防安全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宣传活动,鼓励提出改善建议。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意识。
(更多主题活动课程的内容请参阅本书“第四章第四节主题活动课程建设”、“第八章第六节主题活动课程网络平台建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