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富不过三代。
然而,却没有听说过“穷不过三代”?
穷过三代就可以变富么?
扎心的是——
贫穷是种遗传病、祖祖辈辈无穷尽也......
即使不缺钱,贫穷也刻在了骨子里
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谈不上穷,也谈不上有钱。按理说,我应该和大多数女孩一样,最起码不愁吃穿,可以穿着漂亮的衣服,背着喜欢的书包。
可是,从小我都感觉自己家超级穷。爸爸经常喝酒之后,告诉我他工作有多么辛苦,有多么的难。妈妈每天工作到晚上11点,从来也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了看他们的脸色,很少张口要玩具,即使要学费都是一直憋到要开学了,才会张口和他们要钱。我的衣服都是以深色黑色为主,梳着小子头,成为了别人嘴里听话懂事的孩子,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自卑。在我看来,花钱就是罪恶,就是对不起爸妈。
后来,我发现家里总是莫名其妙多出很多钱。
比如,突然爸爸做生意亏了,我才惊讶原来我们家有钱支持我爸做生意?
比如,突然我们家就换了房子,然后又换了房子,我开始怀疑我们家真的穷么,怎么会有钱换房子?
比如,爸妈出门旅行,我一直以为他们没有钱,定的住宿不会超过200元,没想到他们自己直接定了豪华套房......
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家里到底有多少钱。但是那种穷的感觉,已经深深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我渴望变的富有,可是又觉得自己不配拥有那么多钱。所以每当赚了一大笔钱的时候,总觉得那是运气,然后变的小心翼翼,总怕运气用光。从来没有想过那是我的能力所得,然后去总结经验,让自己做的更好。
我渴望变的强大,可是骨子里的自卑,总觉得辜负了信任我的人。所以很少去主动帮助别人,因为怕做不到。当然也很少去求别人帮忙,担心麻烦到别人。

摆脱贫困,需要刮骨疗法
一次机缘巧合,我认识了台湾的财务建筑师——颜菁羚老师,从此我对于金钱的认知开始改变,也促成了我想要专注于推广家庭理财这件事。
菁羚老师说:你的想法带来感受,你的感受带来行动,你的行动带来结果。没有钱只是结果,根源来自于你的想法。而我们的想法来自于我们的父母,他们如何谈论金钱和富人。如果父母对于金钱充满了匮乏感,这些想法和思维遗传给子女的结果就是,要么子女和父母的想法一样,要么就完全相反。
我的父母对于金钱表现的就很矛盾,平常节俭到吃饭都很凑乎,但是大手大脚起来又没有节制。所以遗传给我的结果就是,我对于金钱也是极度的矛盾,一面努力赚钱希望摆脱贫困,一面又认为自己不配有钱不认可自己的能力。这种贫穷感不是有钱了,就可以解决的。相反,如果真的有钱了,贫穷感会引发出更多新的问题,比如对金钱患得患失,对身边人失去信任。
既然问题的根源来自于“遗传”,并且经过20多年的耳濡目染,这些贫穷匮乏的思维已经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想要治疗就要对症下药——刮骨疗法:把穷思维、穷习惯都从骨子里剔除掉,重新塑造对金钱的认知。

对症下药,开始打造富脑袋
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我会在哪里死去,那我一辈子都不会去那里。
我们开始打造富脑袋之前,要先了解自己都有哪些坏习惯或者穷习惯,然后把它们逐步转化成富习惯。这个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很牛的富人,作为模仿的对象,向他学习并进行刻意练习,形成肌肉记忆,自然而然富脑袋也就练成了。
比如说,我们都习惯一发工资就先犒劳下自己,然后各种买买买,但是富人都会先把钱支付给自己,要么投资自己的大脑,要么壮大自己的生息资产。那我们要做的第一个改变就是,发薪日先把10%的收入存起来,用剩余的90%过生活。相信我,少花10%的钱,真的不会影响生活质量!!!但你会积累起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我是吕财主,做好收支管理,学做财富主人~
学习无数,不如学以致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