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一篇文章《保底年化收益29.54%,期望年化收益70.12%。》,有朋友表示:
一年的结果说服力不是特别强……
确实是这样,因为之前只统计了2017年的数据。
现在又过去了几个月了,按照这样的策略,效果如何呢?
按照之前的方式,主要选择
选择总募资额小于1亿港币的标的。
根据这个条件,2018年复合要求的一共有38个港股新股。
统计的效果如下:
期望收益是8326.93,按照30000的投入计算,三个月的年化就是166.39%。
那实际的情况如何呢?
别人的我不是很了解,这个是我的实盘结果:
总的收益是5653.71,按照30000的投入计算,三个月的年化就是99.50%。
虽然比期望的结果要低不少,不过也还算不错了。
当然这里面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的,但是我这样的运气也就一般般吧。
有个朋友运气比较好,中了毛记葵涌,翻了7倍:
另外,说说下单的方式吧。
我一般是在开盘前,通过限价单卖出的。
出现过好几次没有下单成功的情况,原因是委托价格和现价差异较大。
后面我就通过条件单的方式,当价格达到某个点位,就对应地下单,一下子开盘基本上就能成交了。
一般是以招股价为基础,乘以1.1,1.2,1.3,……,2 得到委托的价格,进行下单。
当然,也可以更细的密度,以保证成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