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出生到这个世界时,我们与父母或者养育者之间的关系状态,决定着长大后,我们与其它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形成了我们人生的原始代码。温尼科特认为,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以真我(真性我,真性自体)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婴儿时期的母婴关系中,母亲能很好地满足婴儿的需求,那么这个人长大后就会有一个较为强大的真性自我。反之,婴儿为了适应母亲(也是适应环境),就会出于“顺从”而发展出一个强大的假我(假性我、假性自体)。真性自我越强大,表示小时候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以愉快和顺畅为主。那么,长大后,带着这份良好的初始体验,我们能比较容易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相连接,愿意与人事物建立较深入的关系,表现为人际关系良好,做事情能持续深入,从而在某一个领域获得成就。反之,假性自我越强大,表示小时候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充满痛苦和挫折,长大后,我们会本能地(无意识地)恐惧与人事物建立较深入的关系,将深入的关系与要遭受痛苦相等同。
人在6岁之前建立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其后的一生。那时形成的关系模式是通过感受储存在潜意识里,是人生的原始代码。不改变原始代码,就写不出新的程序。改变原始代码,需要引入新的体验来慢慢打破旧体验的根深蒂固,这是知识无法做到的。感受和体验会进入潜意识层面,而知识属于意识层面。当潜意识没有被意识化时,我们的人生会莫名其妙地脱离自己意识掌控的局面。
知识固然重要,感受或体验更值得重视。知而不行是最为沮丧的一件事,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比比皆是。在行的过程中,我们无意识带着儿时与人事物建立关系时的痛苦模式,来经历成年之后的生活,仅凭意识层面的知识传递出的毅力、坚持和技巧,无法抵抗住许多糟糕的体验,半途而废或者苦苦支撑走到最后,都是一种又苦又累的状态。而在过程中制造良好的体验,乐在其中,享受每一个当下,才能走得轻松且长远。
当今,信息科技时代里,获取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每个人囤积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然而,通过实践来体验每个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转化为我们日常行为处事的习惯,需要一段较漫长的体验过程。获取知识和体验是快与慢的不同,我们都太自恋且着急,只喜欢快速获取知识,鄙视体验。我们还经常把“知识”和“经验”混为一谈,往往觉得自己“知道”某件事情,不愿去切身体验。然而,当生活将一道道“考题”摆在我们面前时,才发现自己经常手忙脚乱,像一个看过无数遍骑自行车视频的人,骑上自行车才发现如何平衡的感受,无法仅凭看来获得。
重知识、轻体验是重结果、轻过程的体现。这一点,在教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结果),却忽视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愉快的体验。在错误的方面,我们对孩子使劲,简单粗暴地对孩子进行批评、监督和比较。这样致使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损害孩子的海马体。海马体是大脑中与记忆联系最紧密的部位。海马体长期受损,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过大的压力,还会致使前额叶皮质发展缓慢,杏仁核的发展变得更快。前额叶皮质是大脑中掌管逻辑、理智、创意、控制情绪的地方,是更接近人性的部分;杏仁核是负责“打”或者“逃”,让人变得激动,是更接近于动物性的部分。当我们不断批评、过度唠叨,甚至打孩子时,我们就是在不断刺激孩子的杏仁核。面对父母或者老师的刺激,孩子既无法对“打”,也无处可“逃”,这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无处释放,也无法消退,长时间累积,导致孩子的肾上腺素比正常人高,情绪激动,学习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繁重的作业和过重的压力让孩子学习效率低,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进一步给孩子施压和增加学习量,不断消耗孩子对学习的原生动力,直至厌学。
脑神经科学表明,记忆就是大脑中新神经回路的形成,通过海马体来筛选要把什么东西放在长期记忆的部分。从原始到高级的记忆方法分别是:方法记忆、知识记忆、经验记忆。人在三岁之前都是方法记忆和知识记忆,没有发展出经验记忆的能力,所以记不住发生过的事。其中,最难以忘记的是方法记忆,方法记忆是身体记忆、很难忘记,经验记忆一旦形成也很难忘记,知识记忆是最容易忘记的。无论是方法记忆,还是经验记忆都与身体感受相关。
感受和体验是无形的、务虚的,知识或结果相对容易度量和可见。然而,有无相生,都应得到重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