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当我与阿桑再谈论起关于《山本》的时候,我们有了新的体会。很多年前憧憬的、所希望的都是美好的,都是永恒不变的。但是时间是最天才的,最有创造性的。它在默默的改变着大地,改变着河流,也改变着我们。
“秦岭一道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着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当然它也是最中国的一座山……,当一切成为历史,灿烂早已萧瑟,躁动归于沉寂,回过头看去,巨大的灾难,一场荒唐。秦岭什么也没有改变,依然山高水长,苍苍莽莽。”
当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我是坚信的。我始终认为秦岭是不会改变的,渭水依旧是清澈奔流的。但对阿桑的提问,让我又陷入了深思。
巨大的灾难一场荒唐,但是灾难过后净是满地的疮痍。念念不忘的河畔也改变了河道,同样的夏天却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味道。当肉夹馍与凉皮出现在餐桌上的时候,也失去了往日的惊喜与期待。阿桑说我胃口变了,我只能浅浅的一笑。但我内心深处是知道的,时间会改变一个人,就连最挑剔的胃也开始有了变化。
阿桑是二零二零年回到故土的。他常说三秦男儿,要有东出之志。可是他却食言了。上海可能是他最后一个告别东海岸的城市。他曾经说过,他会回到故乡,遇见梦中渴望的大西北。如今他享受着生活的馈赠。工作在西北,平淡但也充实,就像《瓦尔登湖》里面梭罗所记述的那样,简单、质朴。他说过物质极简,精神丰盈,这才是最好的状态。偶尔我也会反观自己,是否也会有那种人生的境界和豁达的胸怀。我知道,这是他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才换来的这温暖纯真般的解读。
时间总是大踏步的前进着,心态也隐藏住了那种少年的热血,遇事也不纠结,以旷达的人生态度来面对每天发生的琐事。回想起来,很多年前对大西北就有了环线出走的计划:从古城出发一路向西,穿过河西走廊,拜会河西四郡,站在国道旁眺望着祁连山的雪峰,看着车窗外的蓝天、白云、牛羊、花朵。可是在工作的牢笼中,我才发现我正失去着很多,比如那种嫉恶如仇的倔强,那种说走就走的勇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自己对内心的慰藉。房间里堆满了书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爱囤书的习惯,总是买很多书。有时候买一本书就仅仅因为题记里的一两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买了《追风筝的人》。“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买了《白鹿原》。“看了孙少平与大牙湾煤矿”我收藏了路遥的作品。从文字中饱尝人生的喜怒哀乐。面对生活才能淡定、从容。
当《冈仁波齐》再次看完后,当《河西走廊》的尽头有了浪漫花朵的时候,当《第三极》的雪域高原上,老鹰再次盘旋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那么的顺其自然。
“何必管一片海有多么澎湃
何必管那山岗它高在什么地方
只愿这颗跳动的心永远有慈爱
好让这世间冰冷的胸膛如盛开的暖阳”
——《第三极》许巍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72090/33a2a1c50d32f6c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