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阵子,一直闭关学习的好友小花给我发信息,说她要回宁波,会给我带新摘的杨梅。
我才反应过来,又到了吃杨梅的季节。
随即想起,上一次她从宁波回来给我送杨梅时,我们两个在人民广场匆匆碰面,她拎着一只镂空的塑料篮子,远远走过来,篮子里面铺了一层又一层,躺满了娇艳欲滴的杨梅。把杨梅放在冷藏室半小时左右,取出,简单冲洗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一夹丢进嘴里,再宅在空调房里,坐在地板上抱着pad看电影,用上海话形容太“色一”了。
呀,不能细想了,嘴巴又在馋了。
02
在我看来,每种食物上都长着打开记忆的触角。
故乡是江淮之间的一座小城,包拯状元及第后,在那里做过一阵子县令,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大约是东吴名将鲁肃和明朝的抗倭英雄戚继光,我小时候总能路过骑着烈马雄姿英发的戚继光像,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很多人,如今依然安静地躺在烈士陵园里。
这些我都知道。
然而,提起家乡,我最想念的是那几样在外面吃不到的东西。
红辣椒面皮,和同桌并排坐在长椅上,各自浇上一勺辣椒一勺醋,吃完了飞奔去上晚自习;定远特色卤鹅肉,爸爸或妈妈顶着烈日排队,买到后拎着袋子往家走,回来赶紧倒在盘子里,我常常等不到开饭,总偷偷地夹两块;太平洋广场的油酥饼,哪怕大冷天也要站在风里排队等,盯着一圈小面团在摆摊的阿姨手里,变圆捏扁放进秘制的葱油馅,摊成薄饼用一只筷子挑破一层皮,再把调好的鸡蛋液倒进去,铁板干煎一会后翻面火烤,太香了。
也算过去很多地方,一模一样的味道至今没找到,想来是那些味道早在记忆里安营扎寨了,我馋它们,更馋它们身上附着的那些美好记忆。
就像提到北京,东直门附近的一家铜锅涮羊肉着实不错。
就像每次回宁波回宁大,双桥不再有,但一定会去农贸市场逛一逛,找找当年爱吃的几家店,走在本部的操场上,望向主席台时,脑子里回放的是毕业那天晚上,我们宿舍六个人打包沙县小吃、特色炒年糕、黄花牛肉面、鸭脖子等一堆吃的,在主席台上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喝啤酒,唱歌,哭哭笑笑。
就像提到厦门,一定会想起曾厝安某家小店的蚵仔煎和沙茶面,想到那次我和小唯的厦门之行,玩过鼓浪屿后应该直接回上海的,但为了再吃一次那家的蚵仔煎,我们又在市区多住了一天。
就像提到广州,甚是想念前几年出差时邂逅的早茶和上下九的海鲜夜宵。
就像大理之行,除了绕着洱海骑行之外,印象最深的是古镇上一家小饭馆里的小炒黄牛肉,以至于回昆明的高铁上一直在后悔怎么没打包两份。
就像桂林之行,偶尔还是会想起,整个城市下着温柔细雨,我跟茜茜她们几个,坐在美食街滴水的屋檐下,从犹豫、怀疑到味蕾被干拌米粉彻底征服,恨不得一碗接一碗,想起我们几个后来懊恼途径阳朔却没吃上啤酒鱼。
就像泰国曼谷和清迈之行,让我爱上了芒果糯米饭和正宗的冬阴功汤,尤其是冬阴功汤,料足味够虾仁又大又多又新鲜,价格又比上海便宜太多了。
就像韩国的首尔和釜山之行,你若问我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我会卡住,真想不到有什么特别好吃的,只对釜山最后一晚的烤肉夜宵念念不忘,大约我终究是个食肉动物,哪怕各式各样新奇的泡菜摆满了一桌子,哪怕石锅拌饭和炸鸡比上海的好吃,还是引诱不了我。
就像去日本玩在大阪吃到的神户牛肉,真是入口即化,当时不该嫌贵只点了一份的。
味觉体验是独家记忆的延伸,当美食在唇齿间留香时,关于这些食物最深刻的记忆,关联着的人,那一刻坐在你旁边陪你吃东西的人,也会一并汹涌而来,在你的脑海里自动上演小剧场。
03
若论及食材的偏好和烹饪方法的讲究,则避不开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印记。
往远一点说,韩国人爱吃泡菜,日本人爱生吃海鲜,英国人的土豆有几十种做法,法国人爱喝红酒,美国人很难拒绝高热量食物。
文艺点说,在新疆,围着火炉吃西瓜很正常,不在岭南久住的人,才会动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念头,若遇下雪天,何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若游山林中,何不“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五味》那一篇提到:山西人爱吃醋,要是几个山西人聚在北京下饭馆,入座后,不点菜,先把醋瓶子拿来,一人喝几勺醋,让邻座的客人干瞪眼。
此外,他还写道,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广东人爱吃甜食,四川人爱吃辣,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尤其有名,苏州菜只是淡,无锡才叫真的甜。(无锡人吃得甜,这点我真的印象深刻,有次去无锡玩,在当地比较有名的一家汤包店吃汤包,哎呀妈呀,真是甜齁甜齁的,我完全吃不出蟹粉和肉的味道了)广西人爱吃酸笋,他跟贾平凹在南宁时,两个人在外面瞎吃,平凹进门就吆喝他去吃“老友面”,即,酸笋肉丝汤下面。浙东人吃得很咸,周作人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包子铺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面倒酱油。
五湖四海的人聚到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地名一报,彼此间大致的口味和偏好是知道的,当然,我也认识爱吃甜食的“假成都人”、爱吃辣的“假上海人”和爱吃街头小吃的“假外国人”,说到底,没有绝对的口味设定,只有个人偏好。
中国人对吃的讲究渗入到骨髓,能经常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谈笑吃饭的人,关系总不会太差。
往后余生,我想约饭的人并不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