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福建省大学生活
广东福建一家亲今日不玩梗,全国都在夸福建人,突然有点紧张

广东福建一家亲今日不玩梗,全国都在夸福建人,突然有点紧张

作者: 3d6fd1c36da3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9:44 被阅读3次

因为广东人吃福建人的梗,让一些不明其中渊源的人以为两省之间接下了什么仇什么怨,其实只是一个小玩笑罢了。

在那个2017年的新年,广东人没红包的词条成为热搜,新闻的内容是广东人的新年红包不过百,里面只有几十块钱。这和广东省的过年习俗有关,红包不止给家里的小孩,还会给小区的保安,服务员……,就是一份祝福,钱多钱少不在意的。

在一个聊天群里,一个福建人想调侃广东人红包钱少,就发了一条,“听说你们广东人……”

没想到这位广东人迅速回怼,“特别爱吃福建人。”

之前就有广东人什么都吃的刻板印象(大多存在夸大),“广东人吃福建人”这句话就这样迅速流开。

网络时代,很多梗来得莫名其妙,知道的人从未当真,不知道的人云里雾里。

广东人和福建人作为邻省,在地方文化上有很多相似点,昨天一件事,让广东人更加力挺福建人。

福建人到世界各地,到中国的很多城市做生意都习惯性的互帮互助,抱团取暖。

福建人团结是嵌入身体里的记忆,是理学尊祖敬宗的沉淀。

现在福建还保存着大量的宗祠,这是家族文化的象征。

当地的很多宗祠是刻有时间印记的文物建筑,比如

闽侯县的刘氏宗祠

福州的义序黄氏宗祠

莆田的林氏英田宗祠

泉州晋江的丁氏宗祠

……

要了解一方水土生养出的人,要知道他们文化基因的渊源。

大多数的福建人是在不同时期从中原迁徙过去的,一般都是整个家族的挥泪告别、跋山涉水,入乡随俗,落地生根。

从西晋开始,中原人在混乱中无法生活,就有一部分人用南迁的方式找新出路。经历了西晋,唐末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原人和福建土著融合,形成现在的福建地方文化。

其中的宗族传统能够维持到现在,很现实的原因就是宗族管理一定的资源,有资源的相互流通和分配。

古代军户管理找宗族,清朝纳粮以宗族为单位,抵御盗匪倭寇还是要宗族力量。

宗族内部除了情感纽带之外,还有了经济力量牵扯。

浓厚的宗族文化当然有利有弊,在不断优化中。它有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内部矛盾自己消化,对外一致团结。

发展到现在,福建的宗族内部都有这种一带一帮的传统,一个带一家,一家带一族,发现致富之路会分享,会提携。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亲戚之间做生意容易心生芥蒂,但福建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情利分明,感情黏糊,但金钱界限明了。

福建的宗族文化能一直保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福建各地难懂的方言。

语言是特定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方言是带有地方个性的,不只是和普通话上语音语调的差别,而是日常生活口语的一些别人听不懂的择词和口头禅。

有一种说法是,有独特语言系统的人,会有极强的宗族思想,很有凝集力。

福建话复杂,外人听不懂是出了名的,省内的闽南话,客家话,建瓯话……之间都有很大差别。

福建的这些方言都被保护的很好,就算现在福建人到中国各个城市,到世界各地去做生意,也不会丢了自己的乡音,心里也装着家族的兴衰,逢年过节都要回家祭祖,离乡不离祖。

福建人在外面打拼会在当地成立同乡会,同商会,这是福建人在异地可以背靠的力量。

8月5号的北角不止牵动福建人的正义热血,还有不同省份人的支持。

守法公民没有人想主动动粗,福建人的血性要自卫,要守亲。

小七的微信公众号简七七文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广东福建一家亲今日不玩梗,全国都在夸福建人,突然有点紧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tg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