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逐成功的路上,学会放下,是为了继续前行抵达那个曾经的目标。人有两条腿,但不能同时走两条路。放下不喜欢走的路,是需要你对自己想要成功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时,你拥有的只能是这一件东西。在我们追逐成功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分叉路,每一条路通向的是不一样的成功。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放手,去抓紧我们认为有价值意义的东西。与其在自己并不喜欢的领域去努力成功,不如在自己觉得有价值意义的领域去做得更出色。放下那些也能通向成功的领域,是需要你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全面的评估。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1998年考上了心理学的研究生。她经过几年的努力刻苦的学习,到了2003年7月,再过不了多少日子,毕淑敏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但她思之再三,最终决定放弃。这使许多人感到意外和不解。
她冷静地回答道:“因为我不能去考外语、写论文。我担心一个几十万字的心理学博士论文写下来,我可能就不会写小说了。因为风格不一样,思维的训练也不一样。考外语,是一个死功夫。我想,生命对我这个年过50的人来说是那么宝贵,不值得拿出半年时间,专门去念外语,去应对考试。”正是得益于她当年对自己清晰的认识,和对兴趣爱好的准确的评估,最终让她成功成为著名的作家。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能够放下那些走不通的路,回想起来有幸运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你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准确的判断。有成功的路上,学会放下跟坚持和努力没有关,而跟看得远与放得宽的心态有关。
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年事已高,一直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方丈有两个得意弟子智坚和智远,为了考察他们两个,有一天方丈就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后山的悬崖下攀爬上来,谁就将是我的接班人。”
智坚和智远来到悬崖之下,身体瘦弱的智坚屡爬屡摔,摔得鼻青脸肿,但还在顽强地攀爬。当拼死爬至半截处,不幸摔落崖下,头破血流,气息奄奄。最后,是同门师兄弟将他救上来。
智远在攀爬几次不成功后,便沿着悬崖下的小溪,顺水而下,穿过树林,出了山谷,游山参学去了,一年之后才回到寺中。奇怪的是,老和尚不但没有骂他怯懦,将他赶出寺门,反而指定他为接班人。
众僧很是不解,纷纷询问老和尚。老和尚微笑着解释道:“寺院后的悬崖极其陡峭,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悬崖旁边,却有路可寻。如果没有看得远的智慧和放得宽的心态,此时越努力和坚持就越受伤。”成功不是只有努力坚持的勇气,更要有看得远放得下的智慧。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要学会放下,只有你真正完全投入到,有清晰的认识,有全面的评估的事情中去时,你才能在这个事情上全身心的投入,你才能感受到这件事情无穷的乐趣。因为遵循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才会全身心的去努力,不会受到其他的干扰。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做的就是,关上自己与世俗去攀比的心,放下所谓别人眼中那些没什么作用的成功,多听多学,扩张自己的视野,让自己不犯选择放下的错误。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要学会放下,去追寻,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