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自己是有绝对的主动权,然而最难决定的,却是自己去决定自己。
今年一直在准备考研,于是就经常碾转在单位和学校中间,赶巧分配给我的导师是大学期间第一个女朋友的导师,转眼毕业三年了,闲谈中难免会说到一些以前的事。
第一任女朋友出国以后和平分手,三年内走过了四个国家,在加拿大学习,在美国交流,毕业后先是去了德国,今年年初留在了瑞士。谈笑间,我仿佛还能看到她笑眯眯教我学习德语的样子。
后来第二任女朋友去了法国,记得当时分开的时候心里特别的不甘,特别想知道能不能因为两个人的感情,就这么留在国内,后来事实给了我一个大嘴巴,并且让我见识到了我的目光短浅。
在法国呆了一年以后,去援非。再后来叙利亚内乱,她坚持在当地又呆了一年,在年初回国,留在了上海。
我记得她的签名是:就走啊走。
我之前一直认为这是俩大傻子,放着国内的好日子不过,出去外面瞎咋呼,我甚至还恶作剧一般的想过,俩柔柔弱弱的只会撒娇嘟嘴卖萌的小女孩,只身在外,遇到事也不知道会不会哭鼻子。
昨天晚上我终于发现,如果我坚持着这个想法,最终不能独当一面,哭鼻子的,可能是我。
一条小鱼游过了小溪大河,见识过了夕阳余晖,见识过了海豚翻滚出海、鲸鱼腾出水花,山涧里的另外一条小鱼却还在虾米争论到底是刚落水的活虫子好吃,还是腐烂了的死虫子好吃。
导师跟我说,我们最早投身高峰教育事业,为的是培养一批创造者,而不是执行者,重点大学是国之重器,目的为的是改变这个世界,而不是去迎合这个世界。可是随着大学扩招,学生能力参次不齐,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都在做以前别人一直在做的事,都在纠结公务员待遇好还是企业待遇好,于是有些话,就业不会经常拿出来说了。
我说我没没有那么大的心气,我也改变不了世界,我最想做到的,就是哪怕能尽一己之力,改变一些随便的什么。
让民生政策更适应本地发展,我比不上我的爹,教书育人,我又比不上我妈,这也怨不得就算是现在,他们偶尔也会说我心太小,不争气。
妈妈跟我说,以后终会有一天是你一个人在往前走,如果你仅仅就是为了自己从始至终安安静静地活着,过波澜不惊的一生,那我把你生出来,培养到现在,这买卖也算是白干了。如果你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一个目标并肩战斗,我不求你是主导者,只希望你是一个见证者。人有时候的较真不是为了改变自己迎合环境的,而是要想着怎么在一个大环境下保持本心,不被改变。相比之下,你在这叽叽歪歪,才是越活越回去了。
我突然想起来刚毕业的时候我去三星面试,面试官问我,如果客户提了一个你觉得不可能完成的需求,你要如何体面的拒绝?
我回答:没有什么需求是不能实现的,我会努力想出办法,去完成他的需求,IT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完成了好多前辈们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问题。
再看看现在的自己,难免汗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