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教学的勇气》1

读《教学的勇气》1

作者: 语味悠长 | 来源:发表于2020-05-02 20:57 被阅读0次

    缘起于参加一次培训,培训教授结语引用了帕克·帕尔默的话,也向我们推荐了帕克的书《教学的勇气》,当下就下单买了这样一本书。

    封面有作者的一小帧照片,是一位笑起来很慈祥的老头。

    本书一共七个章节。章节关键词有心灵、恐惧、教与学的悖论、共同体(有三个章节都在讲共同体)、希望。

    每个章节的开头都是一首小诗,是否在作者的心中,教育与诗歌是有共同点的。

    今天读第三章: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

    帕克说:“我们通过分析透镜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用非此即彼的观点看待每一件事。不是加就是减,不是开就是关,不是黑就是白,而且把现实分离,陷入无止境的非此即彼的争论中。简言之,我们分离地认识世界。“

    帕克认为这是一种西方信奉的极端思维方式。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科技领域赋予我们力量,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支离破碎的现实观,摧毁了生活的完整和奇妙。

    我们怎样才能摆脱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控制呢?怎样才是”全面地看待事物“,不是放弃那些曾有益于我们的、有辨别力的逻辑,而是去发展一个更广阔的、支持着优秀教学所依赖的联系能力的心智习性呢?

    帕克以诺贝尔获得者、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的一个基本原理为基础构建他的理论:

    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深刻的真理。


    在一定情况下,发现真理不是靠非此即彼地割裂世界,而是靠即此即彼地拥抱世界,在一定情况下,真理是表面对立事物的似是而非地联系。如果我们想认识那一真理,我们必须学会把对立事物作为整体来拥抱

    真命题,假命题的对立存在于经验主义的世界里,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依据事实和理智做出对与错的抉择,比如分辨一颗橡树和一颗枫树,这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你有相关经验。

    但是,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去分辨一颗树。

    玻尔提出了另一个认识领域——深刻真理领域。在这个领域中,非此即彼的分离逻辑会误导我们。

    如果想要了解教育的本质,我们就必须放弃那种割裂地、片面地思考问题的方式,重新开始全面地思考问题。

    深刻的真理是构成悖论的原料,而非经验主义的事实。

    深刻不一定是异己的或深奥难懂的。我们每天都遇到似是而非的深刻真理,仅仅因为我们是人,因为我们自身就是悖论。

    事实上,呼吸本身就是一种悖论的形式,它需要通过不断地吸与呼来构成整体。

    从教学地角度来讲,也有无数地悖论:

    教书30年,还觉得自己是个新手。

    智力工作伴随感情同时存在,所以,如果希望开启学生的思想,我必须同时开启他们的情感。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礼记·学记》

    我之前的理解是: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有渊博知识,擅言谈技巧,秉高尚人格,富工作热情的教师,会有更多追随者追随。

    现在,我更认识到这一点了,我们想要开启学生的思想,就必须开启学生的情感,那就是让学生亲近你,尊敬你。所以,智力工作和情感开启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教学的勇气》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dn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