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突围课之重新认识自己

作者: 悠容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07:32 被阅读4次

    现在认知和与之相关的概念被越来越多人提起,在我的理解中认知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在之前,我觉得我个人认知层次还可以的,但在参加蔡垒磊老师的认知突围课之前,我参加了认知测试,结果我完全傻眼了,怎么比自己认为的低那么多!所以我毅然决然的报名了蔡老师的课程。

    第一天上课,教室里面很多人,看来有很多人都想听听所谓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是怎样的。

    蔡老师非常年轻干练,眼神深邃,带着一丝忧虑。

    课程一开始蔡老师就切入正题,开始了今天的授课内容。

    整个课程分为六大块,分别从自我、知识、金钱、时间、关系和人生等方面展开,让我们重新认识,抽抽自己耳光。

    今天是第一课,重新认识自己。

    蔡老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认知。从理论上说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套算法,是由从出生到现在的环境投射和自主意识共同进化而成的。这套算法决定了一个人对基础素材的加工方式,这就是认知。

    认知有很多侧面,对于任意一个侧面,只要认知不同,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东西,听到的就是不同的话。进而无法彼此友好交流,因为所有的交互终究是过完脑子以后得成品之间的交互。提升认知,提升的就是底层知识的正确性,明白各种底层知识“相”的源头。

    认知疗法的ABC中的B就是所谓的认知。

    概念抛出来让我们自己理解后,蔡老师接着给出了关于认识自己的几条认知清单:

    我们的大脑不靠谱,我们惯用切片思维,为了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我们会创造自己,自欺欺人。

    我们的记忆是被自我意识改造过后的记忆。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不是不会客观的评价自己,而是不想客观的评价自己。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看不到某事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

    机会并没有那么依赖运气,机会之所以没有青睐你,是因为你并不具备开启它的条件。

    先做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好,“意外好运”才有更大的概率降临。

    势利是刻进人类基因里的,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势利贯穿各种行为的始终。

    获得好人缘的正确方式是拥有更多的正面资源。

    蔡老师让我们自己思考这几条清单,看哪些会跟自己一致或不一致,对于不一致的,是否仅有情绪体验还是认真思考?也许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固有思维一致的东西,那些可以给我们一些获得他人肯定的假象。但事实是,成长却是由一系列不舒适构成的,一直在自己能够理解的领域里,也许你会无法突破自己的局,得不到真正的成长。

    蔡老师说,我们自己也许会有体会,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情景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不同,不同的人对你的评价也不同。这个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看清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证实偏差。就是当你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某个预设立场或当你倾向得到某个结果时,你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的偏离“公平”。常见的可见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而另一个常见的不被我们注意的则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人在出现问题时,就会把归因于原生家庭,去从父母、童年身上去找原因去解释自己的行为,进而说我就是这样的,这是一小就决定的,从而不去改变。这就是很明显的自欺欺人。原生家庭的影响远远没有你认为的大,是我们把不愿意改变的原因归咎于不可抗力因素就可以告诉自己说我不改变是能被理解的,是可以被原谅的。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的倾向。这种现象更多,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周边的同事,尤其是恋人。

    我们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或者致力于满足别人的期待,这种取悦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更满意而已,让自己活在很厉害的假象里。

    听到老师讲到这里,我被深深震撼到了,好像我就是这样的,有时会觉得自己懂很多,然后和别人说些事情。但自己真的懂吗?碰到问题时就发现还是没有完全懂的。我装懂只是为了让别人觉得我懂。真是不开心啊!

    蔡老师接着讲到了均值回归,和我的情形差不多,无论是低于或高于真实价值的状态,都有向真是价值回归的趋势,偏离中心越远,强度就越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真正的为人懂的越多越谦逊,因为他们会越来越少的不懂装懂。苏格拉底说:“我唯一所知的是自己一无所知”。

    接着蔡老师的讲解就切切实实让我打脸了。为什么很多人说“懂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蔡老师的解释是“你真的懂了吗?”那么多道理,你不去践行的原因要么是你并没有真懂,要么是你并不认为它一定能指向某个你想要的结果,要么是它带来的结果并不足够吸引你。懒惰,是认知能力不足的提现。老师提到了一个例子,有人开价一个亿,让你每周坚持消化两本书,每天早晨5点起来跑步一小时,并从早上7点拼命工作到9点,再进行一小时深度思考,然后才能休息,只要坚持10年,就把这一个亿给你。相信很多人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但如果并没有提前约定,而是让你知道这些道理,说这么干能挣大钱,估计99%的人是坚持不下来的。因为多数人的认知看不了那么远。(呵呵,我好像是多数人中的一员)

    现在很多人自怨自艾,说自己没有运气,但蔡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每个机会其实都是靠一个个碎片拼出来的,没有前面积累的碎片,你就难以拼出下一个图形,而没有下一个图形当中的一块碎片,你自然也无法拼出下下个。这个过程可以组成如下脉络:你的自身条件-机会开启-达成目标。

    最后,蔡老师说,社会竞争肯定是越来越激烈的,但只要你的进步幅度跑赢竞争加剧的幅度,事情很显然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而不会越来越难,这是个十分容易计算的数学题。

    第一天的课程就这样结束了,但给我的触动却久久不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突围课之重新认识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fw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