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家老大,就目前而言整体上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虽然他身上的毛病,两只手未必能数得过来。但同样,他也有一些让我骄傲的优点。

比如他的创造力,我觉得他的脑袋里每天都有无数个想法。他爱玩积木、磁力片、雪花片,每天他都会用这些积木拼装出很多新奇的小玩意。还有家里的其他东西,只要他有了想法,他就会去行动。

昨天晚上他突然拿起一个矿泉水瓶,开始修修剪剪,不一会儿便做了一个类似于悠悠球的拉环,一提一提地玩。过了一会儿他又找来一个瓶子,做了一个带手柄的水杯。连吃个米多奇雪饼,他都会用袋子做个小花一样的东西。更别提他用纸折的东西了,他会剪、画很多玩意。总之,他的想法层出不穷,他的想象力让我很佩服,换做我,永远想不出那么多点子。

当然,创造力的另一个名字也叫破坏力。他每天中午不睡觉,在客厅使劲儿折腾。有时候会用毛线在客厅的物品上东拉西扯,整个盘丝洞。害得我们进进出出极不方便,天罗地网的。一团好好的毛线就这样糟蹋了,这还是好的。
有一次他一个人钻在仓库,眼不见,一个好好的音响就被他肢解了。不过我看到之后并没有生气,毕竟那个音响买来两三年了都没怎么用。说明那不是我们家的必需品,现在儿子把它拆开做研究,也算是发挥它的价值了。昨天儿子又拿来螺丝刀拆了一个玩具望远镜,我看了看没说话。既然是玩具,怎么玩都可以呀。儿子以前拿他看远方,现在觉得那样不好玩,就把它拆了,这不是更高级的玩耍吗?虽然他每次拆开并没有像科学家那样反复研究,他只是看上了里面某一个极小的零件而已,或者他拆开之后就没有下文了,但是我觉得能拆开也不错,起码锻炼了动手能力。这样看来,我还算一个比较开明的家长了。
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孩子喜欢,作为家长咱就要无条件支持。所以,孩子做的事情只要不是很出格,我一般是不会干涉的。说得文艺一点,既然家里有一匹向往自由的野马,那咱就给他提供一片自由肥沃的土壤吧。
我们都是极其普普通通的父母,一点才艺也没有,我当然希望孩子将来比我们强一些。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并深入研究下去,从中得到持续的快乐。那我们就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思维去限制他,这不让干,那不让碰。孩子如何探索这个世界呢?这样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将来的孩子还不如现在的我们。要想让他超越你,你就不要去限制他。所以,我们总是很支持他,不去干扰他,不去阻止他。
因此,儿子不但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还特别强。四岁左右就可以自己在电饼铛里摊煎饼吃,现在饿了根本不会找我们哼哼,自己就去厨房捣鼓去了,完了我们还可以一起享用人家的劳动成果。特别是冬天夜晚比较长,小家伙饿了,哧溜窜到厨房,一阵忙碌,盘子里盛着一个鸡蛋饼就出来了,然后我们全家一起分享,感觉特别温馨。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鼓励他打鸡蛋,他有打到地上的时候,我说没关系,再来。我觉得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何况几个鸡蛋才多少钱,为了成长,值得。慢慢的,他就很熟练了。后来他看到奶奶用面粉摊饼,他也学着弄。面粉太多了,摊不成,坏了,倒进垃圾桶,再来。一回生,二回熟嘛。只要他愿意学,我都很支持。绝不会说风凉话,打击他。更不会干涉他,我是完全放手,让他自己摸索,主要是有时候我也不会,哈哈。


前几天,他突然说想生豆芽,然后他就去抓了一把红豆,开始生豆芽。我们寒假的时候生过,他就按照那个印象开始做。豆芽长得特别好,他说要种在地上,我就给他建议种在哪里合适。我家前面有一个花池,奶奶会在里面种菜,我给他分了一个小角落,想种什么就种吧,属于你了。他就把豆芽种下去了。
今天去银行办理业务,抽了一个“拍拍刀”,类似于粉碎机吧。儿子见了特别稀罕,当即和爸爸一起粉碎了一个苹果。刚才他又惊喜地发现还可以粉碎花生米,我问他是怎么发现的,他指着包装盒上面的图案给我看。我这个孩子对外界有一种很强的好奇心,啥新事物都想尝试一下。希望他对生活永远保持这份好奇与热情!


孩子天生带有想象力和专注力,父母只要不打扰就好了。
儿子不喜欢上台表演,凡是抛头露面的事情,他都不喜欢。有时候我也觉得挺没面子的,人家小朋友都落落大方地进行才艺展示,他却无动于衷。失落过后我会安慰自己,这孩子将来是钻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的。好吧,接受他本来的样子就好了。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做他自己,把他原本能达到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所以,我不去否定他,不去阻扰他,我希望给他营造一种自由安全的家庭氛围,让他自由专注地去做他擅长的事情,让他把他生来所带的禀赋发挥出来,已经算是我们的恩德了。

有时候我也会担忧,生在我们这样普通的家庭,孩子的某些资质会不会被白白浪费掉?我想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就是这样的家庭,只有这样大的能力,孩子也应该接受这一切,就像我们无条件接纳他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