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终其一生,未曾被父母真正看到过?
原创: 武志红 武志红 今天
Rain In The Park
Marika Takeuchi - Rain Stories
文 | 武志红
//////
我发明过一个小练习,方法非常简单:
安静,闭上眼睛,花5分钟感受身体。
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个婴儿在你身边。
他会在哪个位置?
他是什么样子?
什么神情?
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他,便是你内在的婴儿。
有一位女士做练习时,看见的是一个死婴,稍微碰触婴儿的身体,就能感到刺骨冰冷。
我引导她进入婴儿身体进行感受,她感受到的是非常强烈的绝望和仇恨,这让她十分困惑:“我为什么会看见这么恐怖的情景?”
后来,她从母亲那里了解到,在她的婴儿期,家里很穷,爸爸经常不在家,母亲工作非常辛苦,身边也没人帮忙。
母亲每天上班前,就把女儿放在床上,围一圈被褥,防止她摔下去。
没有妈妈在身边,她得不到足够的照料,长时间孤独。
即使哭得再用力,妈妈也不会回来,内心总是得不到回应,不被看见,她渐渐绝望了,不再哭闹,变成了一个很乖的孩子。
长大后,她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很好的人,处处把别人的感受放在首位,这让她拥有了很好的人缘。
她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可是当她做了妈妈后,问题终于爆发出来,她发现自己非常恐惧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看见,就是回应
看见,就是回应;
回应,就意味着自己被看见了。
很多成年人在得不到期望的回应时,情绪尚且会激烈波动,更何况幼小的孩子,他们更是如此。
所以,许多客体关系心理学家们都讲到一点:对幼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并且,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
在亲子关系中,回应,像一缕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被理解、被看见。
弗洛伊德的著作《性学三论》中讲到一个故事:
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
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没有回应,孩子就好像生活在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
有回应,就有了光,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温暖。
写到这儿也想讲一句,如果你活到现在,虽然心中种种痛苦,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基本还是一个所谓正常人,拥有正常的心智和人际能力,那么你就需要对父母表达一点感激。
因为这必然意味着,父母至少完成了以下功能——不停地回应你,让你被看见,并感觉到她的存在,从此,你和这个世界有了丰富而高质量的互动关系。
由此,你会体验到,父母基本是善意且可靠的,你可以坦然地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表达各种需求和各种生命动力,并且愿意坦然承认自己是个孩子,不如父母强大。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当孩子能与养育者建立基本满意的关系,即使没能得到父母百分之百的回应,孩子也会感到,他的需求父母大体上是可以理解的,他是能被父母看见的。
这样的孩子会获得对世界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然而,当孩子无法和养育者建立满意的关系,即便养育者劳心劳力,孩子也全然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感觉不到自己在关系中被看见。
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付出全是白费,由此,亲子冲突在所难免,教养也变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所以,精神分析有这样一句话: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回应,让关系得以变得柔和并融洽;而关系则是回应的前提。
父母们得知道,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才是根本。
相比起来,培养孩子的技能,没有那么重要。
特别是,不能在培养孩子技能时,和孩子构建一个非常糟糕的关系,那绝对是舍本逐末。
一个稳定而高质量的依恋关系,对一个人是极大的祝福。
如果生命由此开始,那会是非常幸福的。
这件事情,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父母与孩子构建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东西,而在融洽的关系中不断地回应孩子,也有助于让关系更为融洽。
回应是一件需要技术含量的事,不仅要回应,而且还要及时回应。
回应不及时,也影响关系的好坏。
通过记录母婴互动的视频发现,婴儿常常会通过挺小肚子,来寻求妈妈的安抚。
因为,在子宫里,婴儿是通过脐带与妈妈连在一起的。
如果妈妈能看见这一点,及时回应孩子,孩子就会很开心。
可如果妈妈忽略了这个信号,婴儿就会有所失望。如果连接多次被忽略,一些婴儿甚至会再也不做这个动作。
正如我在开头提到的那位“看见”死婴的女士,因为幼年长久处于匮乏回应的状态下,就会慢慢放弃对回应的渴望,并在极有限的回应和孤独中形成一个脆弱自我。
这个脆弱自我,只有在基本孤独、偶有回应的状态下,才能保持惯性的平衡。
当她们变换身份成为父母时,亲子关系中对于回应的强大需求会瞬间穿透她的自我,唤起她对回应的强烈渴望与恐惧,几乎冲毁她的自我之壳。
这样的人,通常会成为孤魂野鬼般的存在。
这样的孩子,因为从小安静顺从,长大后很容易跟外人搞好关系,但是回到家却是眉头紧皱,无法从容地面对家庭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
这是一个细腻的过程,这本书对此有很细致的论述。
即使这些观点未必获得所有人的赞同,但深入地论述这个过程极为重要,它可以给为人父母者提供很多借鉴。
当孩子被看见时,
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如果父母与孩子总能有精准而及时、甚至是同时的回应,那就成了最迷人的事情。
这样说,可能会让父母感觉到很有压力,但其实,精准回应并没有想的那么难。
一个网友讲到她的故事:
儿子和外婆玩,我就去洗脸。
他疯得很高兴,突然跑来说:
“妈妈,妈妈。”
我对他说:“嗯,妈妈在洗脸。”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想告诉我他很高兴。
我问:“你是不是很高兴啊?”
他“嗯”了一下自己就跑开了。
很多哲学家表达过这一观点: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放到这个故事中就是,妈妈回应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被确认了,被看见了,于是便存在了。
因为妈妈在这一刻是存在的,孩子也有了存在感。
在无回应之绝境下长大的人,是安静而孤独的。
他们不向别人发出声音,不求别人回应,也很难回应别人。
有一位看上去很安静的女子告诉我,她一直封闭自己,不求别人关心,也不关心别人。
关于童年,她最常有的记忆是,妈妈痛苦,她逗妈妈,但妈妈板着脸没做任何回应。
而长大后,她也特别恐惧各种关系,尤其是和妈妈的关系,既纠结又矛盾。
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别人确实重要,不过,比这一点更关键的,是我们首先要意识到:关于互动的人格特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生命早期形成的,它可以改变。
讲到这里,关于我们如何做父母,恐怕你已有了答案——先跟孩子搞好关系,在关系中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孩子,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