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伦理学
人的定义:(七)文化定义人本身

人的定义:(七)文化定义人本身

作者: 傅正山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09:57 被阅读25次

马家爵是怎么来的?

答:马加爵1981年出生于广西省宾阳县的贫困农家,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勤劳俭朴、重情感恩等人文品质,同时也继承了南方人的细腻、敏感、内敛等地域文化特质。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出的传统人格。

在金钱社会里,家境贫寒使聪明而敏感的马加爵自幼就意识到在四邻接济下的低人一等。——因贫寒而自卑,因自卑而内向,因内向而自闭;因敏感而自尊,因自尊而自怜,因自怜而自弃。——在以玩乐为主、学习为辅的都市大学环境中,其贫寒之窘迫进一步被放大,自尊被一次次挫伤,又因自闭而无法自行愈合,进而在网游、贪睡、玩而不乐的迷茫中逐渐消沉。其传统人格在金钱至上的都市环境中被一点点撕裂,最终在唯一信赖的朋友的冷嘲热讽中轰然崩塌。

人格裂则文化灭,文化灭则德性失,德性失就只剩下动物性的裸猿了。随后的一切冷血行为,都只是纯动物性的裸猿行为,都是痛失人格而愤恨(不是愤怒)的裸猿所为。这一切若用文化性的人的行为来解释,显然说不通、想不通。

马加爵短暂的一生就是在传统文化与拜金文化的碰撞中毁灭的一生。

假如马加爵生长在“打土豪,分田地”的年代,凭他的“光荣出身”,以他的聪明和冷静,堪当中将乎,上将乎?

丛飞是怎么来的?

答:丛飞1968年出生于东北辽宁的贫困农家,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勤劳俭朴、重情感恩等人文品质,同时也继承了东北人的豪爽、仗义、热忱等地域文化特质。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出来的传统人格。

因贫穷而初二缀学,又凭歌唱特长而找到自我价值。九四年在贵州义演面对失学儿童时,感同身受。于是,从慈善助学中找到做人为乐的幸福感,体会到奉献的价值感、成就感和崇高感,感受到自我人格的高尚,领悟到自我人生的意义。

从此,失志不渝。即便是妻子离婚、父母责备、贫困交加、债台高筑、病魔缠身,也从不悔改,至死方休。

丛飞的一生,是传统文化张扬绽放的一生。

丛飞和马加爵,相同的出身背景,相同的文化底蕴,只因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后期不同的文化环境,因而演绎出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毁灭,一个涅槃。

当代的中国人又是怎么来的?(问题太大,只能用“窃以为”)。

答:窃以为,从主脉上俯瞰,中国人的演变、形成,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演化和发展。其核心在十个字上面,以“忠孝仁义信”为代表的道德观,以“天地君亲师”为代表的伦理纲常。

其中,“忠”自1279年宋元“崖山海战”开始,随着陆秀夫背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随后跳海殉国,中国人便陷入无君可“忠”的窘境。忠君观念的毁灭,辐射到对国家、民族、组织等的忠诚度。自此,保命哲学盛行。

“仁义信”,从历次政治运动到文革十年,已经全部撕烂、揉碎。再经过市场经济下的拜金主义冲洗,“仁义信”已从内在德性的自律脱变成口头上的社交辞令,成为自我形象的外包装。

“孝”,自从“封建家庭”这个概念诞生伊始,历经各次政治运动的“划清界线”,已经是伤痕累累。经过21世纪初昙花一现的“国学热”的“外敷内调”,已基本愈合。

所谓道德沦丧,大概如此。

“天地”,在唯物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已作为封建迷信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取而代之的是“人定胜天”,是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是物欲横流的浮世绘。——没有信仰就没有敬畏,没有敬畏就没有底线,没有底线就胡作非为。

“君”在1976年走下神坛。

“师”在文革中被贬为“臭老九”,并经过1986、1989年的两次学潮使高校逐渐加强行政化,“师”成为维稳的对象,社会政治地位低下;随着近十年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使“师”本身的声誉严重受损。“尊师重教”最终演变成“重教”而不“尊师”。

“天地君师”皆失落,还剩下半个“亲”:只有“孝”没有“敬”的“亲”。

伦理纲常的紊乱导致社会凝集力耗散,形成个人中心主义,最终导致价值观紊乱。

取而代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切向前看”的观念。但是,这个本属鼓励性的积极向上的观念,在随后的市场经济大潮的冲洗下,于九十年代逐渐演变成“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穷怕了的中国人“万众一心”向钱看,拜金主义流行、盛行。

——工作不再是事业,不再包含兴趣、理想、奉献和服务等要素;工作改叫“打工”:跟老板打工、跟共产党打工、跟教授打工、跟自己打工。打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钱,年终带回家多少钱是衡量这一年是否“搞住事”的唯一判定标准和全部意义所在。

——学习不再是提升自己、追求理想,不再是求真向善尚美;学习是为了高考(或考证),高考是为了热门专业,热门专业由高薪来决定。学而优则仕,对应地,官位分虚职和肥缺,“官本位”演变成有“肥缺”和“清水衙门”之分的“钱本位”。“唯利是图”进一步具体到“唯钱是图”。

经过近四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当下的中国终于使要饭的乞丐也能达到“要钱而不要饭”的境界,使乞讨也成为一种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全民皆有钱了,富裕了。

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为富不仁带来嫉妒,为官贪腐带来仇恨,司法腐败带来恐慌,公德缺失带来无助感,诚信缺失带来孤独感,高房价、高学费、高药费等等带来贫穷感。——有钱之后变得更穷啦!

当焦虑、烦躁、攀比、嫉妒、仇官、恨富成为普遍的大众情绪时,当发现钱与幸福感和安全感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时,当代的中国人普遍陷入拥有金钱之后的失落、空虚和迷茫。

现代中国人是拼命挣钱和为钱拼命的一群人,也是当今世界最会挣钱和最不会花钱的一群人。

这就是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人就是这么来的。

完毕。

文化!一切源自文化。由什么样的文化就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人就反映出什么样的文化;文化是人间百态的基因图谱,文化是人类演化系统的首因。——文化是人类的大脑。

什么是人?人是利用符号形成文化而被文化的裸猿。

什么又是裸猿?裸猿是利用火吃熟食导致脑容量暴增的脱毛猿。

概括来讲,在人类进化史上,由古猿进化到现代人,并非是一个线性发展的必然过程,而是经历两次大突变,由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套演化系统非线性地变化而来。一次是因为利用火吃熟食(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导致脑容量由南方古猿的400毫升暴增到新人的1400毫升,这是由古猿进化成裸猿的生命演化系统。另一次是因为利用符号形成文化使个体的生理大脑跃迀到人类的文化大脑,这是由裸猿进化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命演化系统。

第一次突变 :裸猿演化系统,利用火,食熟食,脑容量暴增,智力发达、工具优良、社会化更复杂等。

第二次突变:人的演化系统,利用符号,形成文化,被文化的大脑,人类科技呈指数级发展态势。

两次突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大脑。

两次突变的结果都是大脑的升级:第一次突变,生理大脑暴增;第二次突变,文化大脑形成。

其中,大脑的智力和智慧分别是前后两套演化系统的内在驱动力。

在芸芸众生之中,人的进化优势除了大脑,别无其他。人的听觉不及蝙蝠蟑螂等,视觉不及雄鹰鸿雁等,嗅觉不及猪狗猫鼠等,还有力量、速度、敏捷性等等皆无优势。在高手如云的动物世界里,除了大脑的功能,人的其它一切功能都上不了台面。

那么,人类祖先凭什么从强手如云的动物世界里脱颖而出,称霸地球呢?凭的就是大脑,拼的就是大脑。

否则,如果裸猿失去了大脑优势,那就只能是普通动物一个,不可能成为地球的霸主;如果人类失去了文化的支撑,那就只能是禽兽一群,不可能成为月球的游客。

文化是人类的大脑,文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文化性即德性,德性才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

相关文章

  • 人的定义:(七)文化定义人本身

    马家爵是怎么来的? 答:马加爵1981年出生于广西省宾阳县的贫困农家,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勤劳俭朴、重情感恩等人文...

  • 文化经济学

    文化本身很难准确定义。文化本身具有无形性,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定义多种多样,缺乏统一认识。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鲁柯...

  • 关于 爱 假的思考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永远带着人逃离不掉的悲伤,这悲伤由人类本身的文化造就。爱本身是简单的,我们给了它太多定义与束...

  • 人的定义:(六)文化——人类的大脑

    文化一旦形成,在拥有文化的社群里,每一个个体从其出生伊始便会听到父母的语言(符号化的语音),便已经开始受到文化的熏...

  • 乱弹·关于“时间能倒流吗”

    时间本身就是人类定义的,时间本身的倒退也完全只是一个定义问题。 一些人认为的时间倒流可能是整个宇宙在“时间”这个维...

  • 什么是文化,从文化的定义,看定义的范围性(一)

    什么是文化,从文化的定义,看定义的范围性(一) 从文化定义,看一个概念定义的多样性 什么是文化呢? “国内外的学者...

  •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 文化:人为后天的产物的总称。 绝贤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

  • 幸福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我想谁都不能给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幸福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对于一些人...

  • 什么是文化,从文化的定义,看定义的范围性(二)

    什么是文化,从文化的定义,看定义的范围性(二) 所谓定义,只是某—范围的定义 客观事物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具有整体...

  • 定义有缘人

    多亏遇见她,存几丝幸运。 我不知道你们对好朋友的定义是什么!但是一旦你进了我的列表,一定不会被轻易移除。我们可能很...

网友评论

  • c487b485744b:人是利用符号形成文化而被文化的裸猿

本文标题:人的定义:(七)文化定义人本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rd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