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金句】
1、理性的人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
2、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
3、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
4、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遵循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
【本书重点】
001 幸福的感觉是源于自身
无论我们发生什么事,首先感受到的都是自身的情绪。而自身的情绪,又会影响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
提高我们幸福至关重要的因素,得先从我们自身出发,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态的乐观,以此增加愉快的幸福体验,让我们的生活更具有活力。除了身体与心态,精神内涵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部分。
002 心态的乐观
当你心态乐观的时候,尽管生活只是发生了一些小事,例如在下班路上看到夕阳,买到喜欢的鲜花,你都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但当你被工作和学习压迫,意志变得消沉,每天都受到“丧”情绪的影响,这个时候你想要追求幸福,就会变得很困难。心情不好或者一直习惯了悲观忧郁,都会使你眼里所看到的事物,都会带上灰暗的色彩,幸福体验会大打折扣。
003 身体的健康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你生病或者感到身体不舒服时,即便是出去玩,也难以感觉到快乐。如果我们的健康状况良好,身体充满了活力,就算是爬山,徒步这种需要花费大量体力的活动,也能玩得尽兴。
004 精神内涵
我们可能看见过,有一些人,他们在内心感到空虚后,往往是从寻求外界的刺激,以寻得某种满足。那些一直热衷于社交或者各项活动的人,尽管每天看起来都非常忙碌和开心,但却很容易就会感到孤独和冷落。
但我们通常会发现,另一些精神思想丰富的人,总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远离大众和社交。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读书、研究、或者自己所专注的事情上。但这并不是代表他们性格孤僻或不善交际,而是他们把时间花在自己的身上,通过自身的学习,使得精神世界变得足够有趣。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属于那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人”。比起依靠外界获得幸福,不如学着通过探索自我价值、充实内在精神生活,来避免痛苦,获取幸福。毕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枝繁叶茂,是我们自身可以选择,并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
005 童年时期简单的幸福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无忧无虑,幸福和快乐都相对简单。
一颗糖,一张生日卡片,一次去游乐园的机会,都能让我们开心很久。这是因为童年时期的我们,处于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对每件事都是感到新奇特别的。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认知和了解,把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事物客体上,认识的事物更多处于表象的一面,容易对认知的结果感到满足。
并且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不停地接受新的信息,在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太多的新想法和需求。
006 青年时期的幸福
我们发现事物会存在不同面,以及实现幸福有很多种途径和可能。我们原有的认知,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意欲,意欲即指那些我们想象出来的想法,梦想得到的事物。
我们可能会为了获得幸福,想要收获自己想要的事物,苦苦追寻着。即使自己的能力,兴许并不足以追求所想要的。
但是青年时候的我们,总会在尝到一点甜头后,对于幸福的渴求愈发热烈,变得愈发贪心和不知足。会因刻意追求,造成自己的内心压力。最后因为期望过高,幸福感落空。
007 暮年的幸福
由于人的见识和经历足够多,并会明白“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这一道理,让自己痛苦少一点,幸福就会多一点。
于是他们对待幸福的心态渐渐也变得十分平和,会因为害怕碰见什么难题,反而不过多勉强自己再去追求幸福。年老的人,对于幸福已经不会抱太大的希望,内心已经可以接受当前自己的生活现状,也会学着从平淡无奇中找到乐趣,以填满自己的内心。
008 财富和物质对幸福感的影响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幸福总是与金钱挂钩。比起要了解一个人的精神和思想,他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是更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对他人是否拥有幸福的评判,总会以他们的生活质量作为考核标准。
不同的人对财产的满足程度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对财产的满足,不是拥有了多少,就会觉得特别的幸福;而是拥有了自己所需要的,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才会觉得幸福。
我们每个人对于财富和物质的要求,在各自的视线范围内,要有着适当的期盼。不要过分地追求财富和物质,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让你更轻松地感受当下的幸福。
009 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名誉、地位,影响体验幸福
从客观上来看,名誉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看法;但从主观上来看,名誉也形成了我们对于他人看法的执着。名誉对我们,往往会起到一定的督促自己进步的作用。就像我们在意别人的看法的时候,自己会努力刻意在对方面前,维持着让对方感觉良好的形象,并且在道德上也会相对地约束自己。
如果我们把他人的看法,总是当成最重要的东西时,我们的行为将会受限,逐渐会变成活在别人的眼里,而不是为自己而活。这就完全违背了前面中提到的观点,幸福是源于自身的。所以,正确地看待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对自身的认识有足够的清晰,尤为重要。
010 正确评估自身价值和他人的看法,不因他人轻易改变自己
有时候,别人对我们所提出的看法和评价,与我们自身真实的情况有落差。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提出的,没有十分了解和考虑我们本身内心的想法;原因二可能是受到一些名誉、地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评价很可能是片面的。
其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已经慢慢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并拥有一套属于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对于自身的认识算是比较真切和深刻的了。
所以说,我们在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后,就要坚定一些,不要轻易就被他人的看法,就此左右了我们的决定。选择自己想要的快乐,通过自身去创造更多地幸福,而不是被他人压抑自己的内心。
011 适当降低对幸福的期望,不放大痛苦,这样才能让我们活得更自在舒服
不要过度期望事情总是完美的,而不会有一点失误或是不愉快。当你不断放大这些不愉快,内心将会感受更大的不舒适和痛苦。只有当我们学会忽略这些幸福体验中微小的不愉快,降低这些不舒适感所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时,我们才能更容易地感受到幸福。
012 把握眼前的幸福,过好现在才最重要的
不少人会在毕业和工作以后,回忆校园生活的美好,觉得那时拥有真挚的友情和不用劳苦奔波的生活,实在是太舒适和美好珍贵了。但你也知道,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缅怀并不能改变什么。
有些人喜欢预想未来,畅想很久以后的幸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趣味和喜好都在不断变化。以前喜欢和在意的,也许并不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
譬如我们认为一些会影响我们幸福体验的东西,努力追求并真正获得后,才会发现,没有给我们带来预想的快乐。反而,在你去争取得到它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因此错过了很多感受幸福的机会,譬如你原本可以用这些钱和朋友吃饭约会,或者自己旅行等,这些都很简单,也比较容易去获得。
所以,我们应该愉快和尽情地享受现在的生活,为自己制造更多当前幸福的感觉,才是最要紧的。
013 学会总结幸福的经验
我们可以试试通过方法,来总结当下幸福的经验。比如每天晚上在入睡之前,回想一天中有意义和让自己感到快乐的瞬间,从细微的小事里总结幸福。这也有助你形成清晰、周密的思考,让你的精神活动更加地丰富。
014 学会享受孤独
实际上,人是无法避免孤独的,我们本身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总会存在与他人有不一样的想法。我们没必要为了消除孤独,勉强自己必须去接受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强硬地融进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圈子里,反而加深了自己的孤独感。
那么在孤独的环境里,我们可以做出怎么样的改变吗?不妨可以试着在内心里平静的思考,多些与自己对话,更深地了解和认识自己。
通过利用闲暇时间,去挖掘自己的内心,要比去包容磨合他人的行为,来得更有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由丰富的精神活动,挖掘自己的爱好与潜能,实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只有这样,当你学会正确看待独处,开始享受孤独,追求内心的平静,能感受到更加真切的幸福,体验更不一样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