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老人出院了?我们有共同的经历。你愿意在这个场合探讨生命故事,让人感动,今天从哪里聊起呢?(正向开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来访:学了这么多年的焦点,学的也很好,在成长中想有个突破。比如在亲人相处之间。女儿被保研,到目前有九个月,他的事情都是自己安排。作为妈妈,总觉得一切太好了,怕不好的事情发生。比如说在外地旅游时四个小时没接电话,我就很恐惧,害怕像电视上出现的不好事情发生一样。打他同伴的电话也打不通当时四个小时寝食难安甚至想报警把孩子找到。
后来知道是女儿睡着了,加上身体不舒服,没听到电话。因为他出门的时候身体不舒服,一朋友一块儿旅游,本来不想让她去,因为刚刚阳了,不适合去。当时她觉得身体还可以,就要去,自己就恐惧焦虑。后来深挖自己:孩子很优秀,4年大学生活的都很好,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从来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我给他打通了电话,说出自己的担心还流了眼泪。女儿还说不喜欢我这种情绪,这些都是因为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给女儿说是我的事情,我们的难过是为了你,你能不能下次到哪儿告诉我一下住哪个酒店?她说没必要。她平时和我关系很好的,但这个事情界限很分明。她马上要走了,我要彻底放手了。1.这是她走之前第一个恐惧想剖析自己的内心。
2.按照经分的说法,孩子否定你的控制越坚决,就说明她成长的越好。说明女儿没有问题,但是她应该回应我一下。我小的时候和同学玩到凌晨1点,因为没有手机。我的爸爸妈妈就找了一个晚上很担心我。我最后知道了,爸爸妈妈担心。我给女儿说只有你长大了才会理解我。
中国人的思维是生活太美好了,就会有惩罚,就像中了千元大奖人,就会捐出一些,自己的思维就是如此,孩子优秀,自己工作顺利,公公出院,担心在某个点会发生什么,出现什么不好的。在获得美好的同时怕失去什么的恐惧感。
咨询师:这么多年你成长的非常好,女儿优秀,还被保研了,女儿这么努力对边界掌控和理智清晰 头脑,为孩子高兴。也感谢你愿意把这个事情拿出来探讨。刚才提到关键点突破,似乎这个点对你很重要。
来访:以前就事论事,现在回归几个点上,现在关注正向关注好生活中。能做到的地方越来越好,就担心什么?刘老师也说反复反复再巩固。获得美好怕发生什么不好的?牵一发动全身,中年时经不起什么问题,怕好事来了会出现坏事情。和女儿探讨过,女儿说小时候自己做的很好,怕回家因为什么事情会挨批。现在没有这个思维了,她会相信都是好的,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我说万一哪天在宿舍里生病了,没有人在身边关照,电话又接不通,怎么办?女儿虽然没那么发生,我不是好好的吗?不要让你的坏情绪影响我。
咨询师:似乎女儿和我们有不一样的观念思维。这些观念思维已经在孩子这里有很大的转变了,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来访:她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我完全不一样,她不像以前那样一直想办法理解我。现在保持边界以为是我的问题,我的功课。不要把我的焦虑传给她。即使他生病了不也是好好的吗?我自己成长时,妈妈一直担心我,我们姐妹出现意外,担心生病,异性交往,我就在女儿这里开始担心,但女儿不是这样的,恐惧被切断了。从家庭代际传承中,女儿成长是很好的,我需要打破自己固有思维,像女儿一样认为好要还会更好。不受限制,不是自己仿佛有个法子抵住了自己。这些事情其他有可以有不好的,有什么不好的东西抵住我了。
咨询师:你刚才提到遭到限制,好像给自己设限,孩子把射线码掉了,你怎么看她有勇气或者有能力把限制去掉?
来访:她的经历与我不同。读书过程,家庭知识系统都不同。我小时候姐妹多,成长物质匮乏,好东西得到了怕失去。长辈也顾不上自己的感受。女儿是独生子女。长辈包容多,获得感高。好东西得到的多,还会得到长辈都会给的。
咨询师:家庭这种充分的爱包容给了孩子充分的营养,慢慢的有底气,勇气破解这些代际传承可以这样理解吗?
来访者:祖辈对他关心,我们夫妻相处也好,对他的包容关爱学心理学成长起来我不担心了,他他那内区的也就不一样了。就如同他高考的时候,我们很平常的看待他状态特别好,我们每天写一篇日记。复盘聊天,关注他的正向孩子优点,孩子的心理营养也就够了。她会选择判断,学业、交友,她是这一届考的学校最好的。
咨询师:可以理解为孩子成长高度与父母成长密切相关。
来访:他成长了,我怎么没有成长好,是我怀疑自己的地方,我还这么恐惧,是我自己要求太高了吗?
咨询师:如果没要求那么高,你会有哪些不一样?
来访者:一个人在获得东西,怕失去不是我独有,用一般化常态化来看就正常了。 孩子几个小时及同伴几个小时不接电话,我找朋友想报警都是出于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我要接纳自己,不要以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我是正常的。
愿意表达沟通,找答案,得到更多的理解,虽然不一定能帮助。
咨询师:说的这些与刚才有哪些一点点的不一样呢?
来访:1.我很正常。2.珍惜现在的生活。3.你女儿了解自己的想法,虽然要保持边界,我还是要表达出来。妈妈与你聊的多一些,深一些,虽然我的行为你并不理解,但是我还是让你知道我的担心。3.类似事情要提前说一下,如果明天要休息,要提前打个招呼,不让我打扰。
咨询师:找到一个适合孩子也适合自己的方法,家人之间多个链接,而不是只是要求。还有什么要说的呢?
来访:1.感谢老师的帮助。2我需要去表达,去听到,这是我的性格。3.当我也在想乱七八糟的事情时,老师问我有什么不同和变化,中止了我的思绪。让我有了认同感人在成长中需要你肯定。知道了怎么沟通?想办法突破自己。
咨询师:突破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来访:突破了我会看的。更远感觉到会更好,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不会被限制松绑了成长会更好。
咨询师:孩子成长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给灵魂解绑。
来访:人对自己的认知是不断的调整的,虽然我没有长大,但没有停止成长。
这是一个微案例的咨询,大约有20分钟。对于这一个难度系数很高的问题,一般的咨询师就难以接住。这是一场难得巧妙的咨询。咨询师功底深厚,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咨询中有种润物细无声就达到了滋养来访的作用。总结起来有一下优势值得学习:
1.非常尊重来访者。在整个20多分的咨询中,咨询师一直是倾听,接纳,理解,选择建构,不断地帮来访者赋能。如:似乎女儿和我们有不一样的观念思维,已经在孩子这里有很大的转变,这一句话就把来访者说的很多内容概括在一句话上。还有家庭这种充分的爱和包容给了孩子充分的营养,让孩子有底气,有勇气破除这些代际传承,可以这样理解吗?这些温暖的语气,尊重的态度,都会让来访者感觉被尊重,被听到看到,懂到,理解,被深深抱持着。
2.、关键点都抓的非常准。来访者通过举例说了自己的担忧的事情,知道自己在那个问题上有卡点。朱老师在来访者说了很多内容的情况下,能提炼出要点,准确抓住来访者困惑的点,让来访者能具体化的表达下去。来访者在思考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代际传承的影响,是因为他们夫妻二人相处的模式,对孩子的包容,关爱,加之学习心理学,内心变得更平和,采取一些焦点的关注正向方面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成长的更好。朱老师用一句话回应,孩子的成长高度与父母的成长密切相关。这句简洁的话把前面所有的内容都精准概括了出来。
3.每个问句的使用都恰到好处。(1)你刚才提到遭到限制,好像给自己设限,孩子把限制码去掉了,你怎么看她有勇气或者有能力把限制去掉?这样启发式的问句就会让来访想到因为母女俩成长经历不同,读书过程不同,家庭支持系统不同让女儿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爱。(2)如果没要求那么高,你会有哪些不一样?这个句子问的也让我非常的佩服,来访者在是教育孩子和自己的成长中孩子成功了,自己还的卡点没有解决,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朱老师紧贴来访接的非常的准,让来访迅速跳出自己的圈子,反思做出回应,心态就平和了。
我之前只会知道从高的方面让她设想,没想到从低的方面也可以考虑,也是我今天最受启发的地方。(3)说了这些与刚才有哪些一点点的不一样呢?通过这种差异问句让来访者进行反思,来访者就会有觉察,收获就很大。(4)突破对你有什么意义?这句话问的可以说是画龙点睛,让来访者在反思之后又深入一步,又强化知觉,扩大知觉了。
5.咨询师温暖的话语就带着疗愈的功能。虽然是个微咨询,我觉得非常完美无缺,无可挑剔。
我结合自己要需要学习的地方有:1.关键点抓的没那么准确 2.概括的不到位。3.对这种高难度的咨询可能会稳不住心态。
来访者是一位善于反思,焦点功底深厚的老师,在自己的叙述中不断的觉察,反思,既疗愈了自己,又找了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了自己的困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