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随笔散文
《社戏》这么上,好玩!

《社戏》这么上,好玩!

作者: 大漠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21:25 被阅读0次

八下第一课《社戏》,传统名篇,但总有常读常新的陌生感觉。

这次我抛弃惯性思维,打算与时俱进。

上课伊始,播放刘昊然的《儿时》,“铁道旁赤脚追晚霞,玻璃珠铁盒英雄卡,玩皮筋迷藏石桥下,姥姥又纳鞋坐院坝......”生活场景的连缀,回味悠长,学生听记歌词,听到什么就记下什么,然后畅所欲言。他们耳不聋眼不花,竟然把歌词记得稀里哗啦,简直笑料百出。

当我把这首诗意轻松的歌词,展现出来的时候,大屏幕上溢满童年回忆的香醇。

问,哪个词最能触动你们的心弦,让你们或喜不自禁或默默啜泣,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什么小时候攒了一大盒玻璃珠,就差搂着睡觉,玻璃珠珍贵胜眼珠。什么上树掏鸟,下河摸鱼,偷吃西瓜,骑马找驴,童年勾当如长江之水,倾泄而出,一发不可瓢舀了。

本想简洁的导入正题,可是人一旦想要倾诉,就不好武断阻止,可怜我的时间正在分秒逝去。赶紧煽情,总有一些记忆刻骨铭心,在作家鲁迅的笔下,鲁镇的社戏,是永远不会在看到的好戏了。少年往事真是情之所起,一往而深,让我走进作品,细细体会。

学生读完课文,处理一点字词,就下课了,趁机留个作业,把社戏的内容填入《儿时》的歌词中,能会唱就更好了,期待有灵气的作品,也希望他们理解我的苦心,内容太长了,有的人都没兴趣读完,这个方法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印象,锻炼了词语运用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部分作品呈现,“暮色里旧歌戏唱起,乌篷船灯火阑珊里,一同去听几首老歌,有胡琴咿呀渔光寂,闻远处村庄桨声细,赤膊人翻筋斗的是你,看人潮红红又绿绿,阿婆清茶香似往昔,回眸浅笑吹着短笛,生旦净丑映着涟漪,只见松灯仍然迷离,将草台收入纸伞底,带回梦里水乡供回忆。”

吴飞飞文笔颇为雅致,有古意。

“树荫下摇曳的童话,池水里欢快的戏耍,丢手绢翻绳屋檐下,年年都许愿长不大,林间小路美丽如画,田间麦穗随风飘洒,我们就一天天长大,卫龙食品好泼辣,棒棒糖儿时黏倒牙,也期望上北大清华,也幻想哈佛牛津呀,我们就一天天长大.......”

林粗心忽视了课文内容,完全写起了自己,不过不失与主人公一样的生活味。

“鲁镇夏间去消夏,兄弟朋友齐玩耍,我们每天捉蚯蚓,伏在河岸去钓虾,每天盼望去赵庄,赵庄社戏顶呱呱。林间小溪水潺潺,庄里渔火亮闪闪。戏还未完天将晚,回航的舟豆荚香两岸。”

邢才子的创作,村头俚语与诗意渲染的混合体,不过与文章内容结合的稍紧密些。

“人看戏喜归我独悲,去赵庄感谢八叔归。河两岸清香处处飞,月色儿朦胧神秘美。连山起舟船踊跃追,赵庄上渔火已近北。横笛音婉转在诵谁,老旦出未翻我疲惫。船儿划呀划天已黑,浪里窜鱼儿肥又美。跳上岸豆荚里放飞,母欣慰我们平安回。”

杉姐“近北”、“诵谁”,简约却不简单,该是创作的自然流淌,而不是“吟安一个字”的辛苦求索。

第二课时,在了解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就顺理成章的展开了。

一个词概括对平桥村的印象,“乐土”,哪些快乐?说出个一二三来。你的童年可否如他们一样轻松、惬意,一段故事,一个人,一串悠远的回忆,拿出来晒晒。

我晒了自己放马南山的经历,从马背上摔下的啃泥姿势,优雅又搞笑,好像失败的托马斯全旋。

研读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然后懂得文似看山不喜平,没什么事能随随便便成功。

真心话大冒险,你们为了实现小小愿望的惯用伎俩,不要告诉我一哭二闹三上吊。有没有不是撒泼耍赖,用智慧取胜的?

重点研读10-1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体会小孩子的迫切,是等不了的挠痒痒。

14-21段是在赵庄看社戏的过程,提出两个问题,(1)好看吗?在线等。(2)爱看吗?求回复。嗖...嗖...嗖...,跟学生模拟了微信聊天模式。

铁头老生不翻筋斗,也没有“我”最爱看的蛇精和跳老虎。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所以不好看。

稀奇、渐不明显、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哈欠、各管自己谈话。 (侧面描写)显然不爱看。

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不好看,不爱看是必然了。而结尾为什么说?再也没看到过那夜似的好戏了。

学生被我一问哑然。

李百洋说“过程”,对就是过程,有朋友陪伴有快乐陪伴的过程,永远是最美。

其实很好理解,人生中或苦涩或甜美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过程,那夜似的好戏,实质上是一段有朋为伴的回不去的旧时光。旧时光里装满了快乐,单纯,真诚,淳厚,纤尘不染,质朴无华。在那样一段岁月中,人才容易放飞自我,获得精神的宁静和喜悦。就像我们总是喜欢说,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老北京锅巴,再也没骑过那么拉风的大二八,再也没玩过那么激烈的撞拐子,实际上是再也回不去了。

人无法回到过去,但是却忘不了弥足珍贵的曾经。

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六一公公,双喜,阿发,两岸豆麦的香气也是人性的清香,在无比现实的当下,那里简直是乌托邦。但也无可厚非,人们都愿意向美好的事物靠近。那是我们最初的理想。教人向真向善向美,应该的,不是吗?

相关文章

  • 《社戏》这么上,好玩!

    八下第一课《社戏》,传统名篇,但总有常读常新的陌生感觉。 这次我抛弃惯性思维,打算与时俱进。 上课伊始,播放刘昊然...

  • 《社戏》教学设计(上)

    设计思路:抓住篇末点题之笔:“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

  • [评论]鲁迅《社戏》文章结构的一点看法

    鲁迅的这篇《社戏》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部分:在北京的两次看戏的经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的生活,以及对看社戏的期待...

  • 社戏(二)扮演自己(上)

    昨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社戏,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写《社戏》。 那么鲁迅究竟为什么要写《社戏...

  • 【1+x】八下1课《社戏》完整篇章阅读

    社戏 鲁迅 ...

  • 学生作文《童年趣事》批阅手记

    在写此篇作文前,我恰好教完了《社戏》,《社戏》可以看作“童年趣事》的范文,在《社戏》中,鲁迅先生以看戏为中心事件,...

  • 抄录一段话

    暮色里的旧歌戏——《社戏》 告诉小伙伴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课文《社戏》并不是鲁迅先生小说《社戏》的全文,《呐喊》...

  • 社戏

    鸡鸣时分雨潇潇, 门扉础湿苔花小。 新人懒起妆窈窕, 独与梨落唱红棠。

  • 社戏

    粹亮月色下 辽散旷野里 立着一个戏台子 台上的人物 红红绿绿地动 台下的人物 疏疏朗朗地站 台上 铁头老生背插旗 ...

  • 社戏

    大年初三,驱车一百多公里陪家人到平乐古镇游玩。 和这个时节所有的旅游景点一样,本来冷清的古镇此刻人潮喧嚣。好在有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戏》这么上,好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xe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