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抓住篇末点题之笔:“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这戏就很好看吗?豆就很好吃吗?作为主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到底是什么难忘?什么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主问题:“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这戏就很好看吗?豆就很好吃吗?
1、正面写社戏的地方?
a、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b、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c、最怕看“老旦”,并不停地唱着。
2、侧面写社戏的地方?
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动作神态描写。
3、“那夜似的好豆”是怎样的豆子?好吃吗?
豆子不那么美味:偷了豆子,放了油盐煮熟了,用手撮了吃。(没有好的工具,也没有好的调料。)
4、戏不好看,豆也不美味,“我”为什么会有“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评价?
首先缘于我当时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心理,二是因为那里景美(自然美),最关键的是人美(人性美)。
(1)、缘于我当时的独特的心理——看社戏是我最盼望的,是我焦躁、失落、伤心之后得以实现的愿望。
a.作者是怎样描写“我”看戏前的心理的? (三次波折)
课文抓住心情急剧变化来写。先是“盼”,接着是“急”,“急得要哭”。然后是猜:“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样把儿童特有的焦躁心情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了。进而“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写进了我的失落与伤心,小伙伴们高兴地讲戏,却“只要我不开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渲染:母亲的为难,外祖母的察觉都突出了我当时的伤心之情。
b.当所有的难题解决了以后,我能够去看戏了,我是怎样的心情?(三次转机)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愉悦、喜悦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