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豸
我和书算是有点缘份的,只是这点缘分始终不够那么厚实,断断续续的而又缠绵不断。好像冥冥之中,被人吊了胃口的感觉。
在我的记忆里,追溯最早接触书的时间,大约是1969年吧。那是个深秋的下午,天有些阴冷,父亲和大哥去公社参加欢迎红宝书活动回来时,父亲手里捧了一大摞外边罩着红塑料外皮的毛教员选集。崭新无比地被放在了炕上,和我家破旧的环境实在有些格格不入。
我满怀喜悦和期待地翻开时,除了认识前边的教员头像,里面那厚厚的一页页一行行,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实在认不出几个来,那年我六岁。
能第一次让我看懂,乃至爱不释手的应该说是一本小人书。书名叫《刘文学》。记得是公社电影放映队来村里放电影时带来售卖的。父亲给我们兄弟买了一本,花了六分钱。
这本小人书描写了一个少年英雄,从小爱集体,为抓偷盗生产队辣椒的坏人被掐死的故事。这对我幼小的心灵冲击很大,刘文学成了我幼小心目中的英雄。
在连续上了两个一年级后,我的学习成绩才开始令老师对我刮目相看。我也变得自信起来,就更爱读书了。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喜欢把哥哥姐姐的书从书包里翻出来看。他们的语文和正治都是我的最爱。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祥林嫂》,还有《武松打虎》《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都是那个时候读的,这要比我的同学早好几年。
大哥上六年级时,学校发了一本很厚的读物,里面都是写英雄人物的传记故事,有雷锋、刘英俊、欧阳海、王杰、麦贤德等很多很多英雄人物,加上以前小人书中的刘文学都对我产生很大影响,我曾一度想做一个刘文学那样的少年英雄,也真的成就了我一次英雄壮举,抓到了一个偷生产队玉米的老太婆。当时的大队要给她游街示众,结果老太婆服毒自杀,由此造成了我们两家多年的恩怨,给我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那时候的农村,书总是稀缺之物。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哥哥不知从哪里借来一本《烈火金刚》,已经残破到四五十页了。我是从孙定邦在战场上把受伤的史更新背回来开始读的,到刁德贵成亲,老婆被日本鬼子祸害至死就没有了后续,看得我当时没着没落的,让我恨死了那些不知道爱护书的人。
四大名著中,我最先读到的是《水浒传》,源于那个年代一个特别的运动,书是读得挺过瘾,评论却一个字没有写出来。那年头谁要是有一本书,总是要被借来借去的,最后回到自己手中时,还能够体无完肤的存在就算是好的,大多数书的命运是没了下落。我那本《水浒传》,还有《大刀记》和《啼笑姻缘》就是这样失踪的。后来我发誓书不再往外借。结果呢,决心挺大,还是免不了书的流失。因为有些人借书的态度是很霸道的,常常先暂后奏,趁我不在家拿走再告诉我。
高中毕业后的二年,我经常去乡里文化站借书。但文化站真没什么好书,都是县图书馆淘汰的东西。由于我经常去那里,站长对我这个年青人刮目相看。后来还给我找了个差事,我便成了县新华书店农村图书发行员。
这个差事称谓挺好听,其实就是书店为了扩大发行,打开农村市场,招了一些不在编的人从书店批发书,用自行车托到乡下售卖,赚百分之七的利润。说实话这个工作很辛苦,每天跑一两百里路是常事,常常累得我筋疲力尽。
农村哪有几个买书的,只能跑学校,卖些小说故事和小人书,那时候学生的辅助学习资料很少,难得来一批货,轮到我们手里分不到几本,所以每个月也赚不了几个钱。但是我对这份工作却是很热爱,因为我可以近水楼台而不用花钱就能读到很多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