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阅读是通过独自死磕文字,让理解力逐渐变强而达到自我提升的过程。
阅读的四个境界
一、基础阅读
二、检视阅读——用最少的时间了解一本书在说什么。检视阅读算是“粗浅的阅读”,其重点在于——不停顿,哪怕读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资料,直接忽略掉,把重点放在自己看得懂的地方。
可能最后你只读懂了书里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没有关系,请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那些你已经读懂的地方,你可以告诉自己:“起码我已经读懂了这些,已经很棒了。”毕竟,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是学会阅读的前提。
三、分析阅读——如何把一本书吃透
分析阅读的十一个规则:
1、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你阅读之前就知道。
书的两大分类:实用类、 理论类。实用书常常出没在经济、政治、伦理等类别书目里。而理论类的书重点在于传播知识,即陈述“什么是什么”,比较常见的是历史、科学、哲学、数学等。
2、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也就是说,你要尽量简短地说出整本书的内容是什么,而且不能满足于一个模糊的概念,阅读论说性的书籍往往可以直接在摘要、序言、目录等部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3、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并说明他们是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的。
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5、找出重要的单词,并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6、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1)“用你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要你就作者所写的某个句子作解释,而你只是重复他的话,或在前后顺序上作出一些小小的改变,那你最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这句话。
2)你能不能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者与主旨相关的某种经验?
7、从相关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础论述。
8、这也是诠释内容的最后一个步骤:找出作者的解答。
9、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者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10、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就像反对他一样,你也要有同意他的心理准备。
11、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判前,都要找到理论依据。
四、主题阅读——同时阅读某个主题的多本书。收集好书目之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目的在于让你对主题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另外,它能让你知道如何合理地分配阅读的时间和精力,知道哪些书不必读,哪些书可略读,哪些书要细读,这一点相当重要。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找到相关章节。
步骤二:构建你自己的术语体系。
步骤三:厘清需要解答的问题。
步骤四:界定和确认议题。
步骤五:分析讨论。
•保持客观立场
在做主题阅读时,我们还要注意时刻保持客观性。虽然每个人在阅读时都会不自觉地出现偏好,但作者强调,我们只有不预设立场地去阅读,才可以对所选书目的有用信息全面吸收,而不会因为偏见而错过什么。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不断回头参阅原文的方法,来尽量保持公正客观的立场。
•有效使用主题工具书
对于主题阅读,作者还提供了一个方法:使用主题工具书。对一些关于阅读书目没有什么头绪的人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这类工具书,当然要找那些经典的工具书,比如对于文学方面的,就可以读《西方世界的经典名著》等。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以《阅读与心智成长》作为结尾,再次强调了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如果你阅读的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我们不反对娱乐化的阅读,但是要强调的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让你的心智真正得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