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0131,2019年一眨眼就过了十二分之一,不知道一个月前的你有没有立Flag?
你的Flag倒了吗?反观了一下我的,旗帜是倒了一地,啪啪打脸,打得生疼。
为什么每年都在重蹈覆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刚好今天看辉哥的《闭环的原点》一文给了我启发。原来我一直完不成目标的原因是我的体系一直就是个开环,没有终点,不知道完成了一步之后该走向哪儿?没有终点,因为也就丧失了对目标的聚焦,于是走着走着就走偏了。
那什么才是闭环呢?
目标—策略—行动—下一个目标—策略—行动…
如此往复,有始有终,时刻知道自己该走向哪?该如何做?至少能让自己始终围绕目标而前进,而不会走太多的弯路。
对于闭环,辉哥的阐述是:
当我们把目标探索清楚之后,再去设计方案和策略,我们的行动一定会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我们所得到的结果也能和目标相互验证,判断我们的行动是否达到了最初想要的目标。
如果没有达到,差距有多远?怎样去调整?这样从目标,策略,行动,再回到目标本身,形成了一个逻辑严谨的闭环,这个闭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无论是我们自己做事情,还是听别人去分享,我们首先去问:
你的出发点是什么?
你的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目标?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做计划,但是呢,计划一直都没有完成。结合辉哥的文章思考,我的计划一直完不成的原因其实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的计划里面没有闭环。
所有没有闭环的计划都是假行动。因为没有闭环,即使每年买很多的效率手册,精心的做好设计,然后开始去执行。不过我好像从来没有完完整整地写完过一个是本子,有时候隔三岔五地写完了计划,第二天仍然是该干嘛干嘛,到了晚上看到计划没有完成时内心是崩溃的。因为没有闭环,所以一直很迷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有时候甚至忙还想到了逃离。所以,即使看似很忙碌,可能只是瞎忙或者是工作效率不高。所以接下来,我需要把事情的进度推进表的deadline以及下一步加进来形成闭环。
最后推荐大白的思考:
辉友大白说,有个极简公式:目标-现状=问题。 即why-what=question。人们看到question本能第一反应是先想到how,而不是what和why的关系,而且因为how需要信息接受者亲力亲为去做,焦点更容易放在how上。而做了无用功,说了无用的话,十有八九是因为忽略what和why。 再看what和why,what容易说清,而why却不容易说清,因为需要有一方主动跨越认知差异、视角差异、沟通差异、身份地位差异带来的天然信任差异鸿沟。
你的想法呢?期待你的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