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在墙上的影像,是无法改变的,哪怕把墙砸碎,亦是如此。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改变源文件,一切也就随之改变。
生活亦是如此。
1
人为什么总想改变别人
有个实验:
给墨西哥人和美国人快速交叉看两组图片。一组是美国人熟悉的打棒球场面,另一组则是墨西哥人所熟悉的斗牛场面。
结果84%的美国人只看到打棒球的场面,74%的墨西哥人只看到了斗牛的场面。
这在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选择性注意”。
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
比如一个酷爱喝酒的人,当医生跟他说,“适当喝酒没关系,过量则有害”。他往往只听到了喝酒没关系,至于量的把控并不会太在意;
又比如我们都知道熬夜的危害,但我们宁可用最贵的护肤品,最好的保养品,也要熬夜。
这暴露了人性的一个弱点: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每个人所留意到的,往往只是他想留意的部分。
且每个人的认知不可能都是绝对正确的,因为这跟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受的教育乃至身边人的影响都有关系。
由于认知局限,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而对他人产生的与自己认知不同的部分,想当然判定为错。
这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果深究起来,也没有绝对对错,只是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想法并不相同。
比如笼中的鹦鹉羡慕乌鸦的自由,野外的乌鸦又羡慕鹦鹉的安逸。
可如果真的调转身份,乌鸦得不到主人欢喜会郁郁而终,鹦鹉不能独立生存,也会饥饿而死。
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也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这只能是相对你而言。于他人,无法强求。
2
人天生具有逆反心理
“叛逆”这个词乍听好像只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专有名词,但其实这个词一直都在我们心底,只是随着年纪增长,不会轻易展现了。
有次同事生日,我恰巧身体不适。
本想着她也是好意,我不去的确怪不给面子,正在犹豫时,她说了句:
“你怎么这么娇气,你不来以后你结婚的时候,我也不来。”
我这暴脾气突然就上来了,直接回怼:
“就是这么娇气,你爱来不来。”
后来想想或许她也只是随口一说,本意还是好的。
只是她越强行改变我,潜意识就越支配着我:偏不。
叔本华说:
“在和别人交谈时,要克制去纠正别人的冲动,尽管我们这样做出于好心。
因为想要伤害别人很容易,但是,想去改善别人,即使没有阻挠,那也是很困难的。”
深以为然,世上很多东西不是说变就能变的,特别是人。何况还有逆反心理作祟,你越想为,往往越事与愿违。
那改变,就不可能发生了吗?
不是。只是这个过程,只能从内部开始,无法从外部强行打破。
我爸曾有几十年的烟龄,我妈念叨了一辈子,也没用。
直到有个亲戚得了肺癌,我爸亲眼见证了亲戚的痛苦,而后扔掉所有的烟,自此不再碰。他说:
“我不怕死,但我害怕临死前那种痛到连话都说不出的折磨。”
所以,人肯定是可以改变的,但大前提一定是他自己真的想改变。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
“道理我们都懂,只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但其实说白了还是没懂,事情没切实落到自己身边,就永远会抱着侥幸心理,不亲身经历,就永远不会设身处地。
所以如果你是真的想为对方好,那么首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按对方的思路想一想,别强求,然后选择温和的方式,击中对方要害;
如果对方跟你关系不大,或者这件事情本就不严重,那就克制住自己,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人家做坏做好都与你无关。
3
所有的烦恼,都是对别人期待过高
这个世上,我们有太多牵挂的人,我们总以为是为他们好,但“为你好”三个字却是最伤人的。
有个阿姨不开心了大半辈子,原因很简单,抱怨丈夫做的不够好,想让他改,又改不了。
有时大家也会问她:
“既然这么不开心,为什么不干脆离了?”
而她又会说:
“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也是为他好,他改了就好了。”
挺无奈的,人都不会真的完美,但过高的期待终究会伤了彼此。
对别人的过高期待就像是一把刀,双面开刃,谁都逃不过。
作家马德曾写道:
“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跑一会步期待它让我瘦下来,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我常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就自怨自艾。”
但其实真正带给你痛苦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对那个人的期待。
而一旦你的快乐是建立在他人行为之上的,那你自然不会快乐。
一段关系中,强势的一方往往才是处于弱势地位的。
我不允许你拒绝,因为我会生气;只有你变好了,我才会感觉良好。
他们需要从对方的回应里,获得情绪的稳定和人格上的认可。这样的人内心是有缺失的。
诚然,我们可以对对方提要求,但首先我们得修炼出一个自我价值稳定的自己。
如果对方做到了,那是锦上添花,如果做不到,也要有让自己开心的能力,不至于情绪完全被对方牵着走。
如果期待无法得到满足又离不开对方,也要适度调整期待。不妨从自身找找问题,学会给心灵松绑,学着包容理解,烦恼也就烟消云散。
4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之前看《圆桌派》,陈坤提到了一个概念——“内观”。
即多观察、认知自己,“因地制宜”地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去影响别人的可能。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位大师久居深山,几十年都在苦练移山大法,终于修成正果。
有人前来拜师:
“大师,请问您是用何种神力将大山移开的?”
大师笑答:
“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语点醒梦中人。
是啊,自己的一点改变,不正好带来了我想要的结果吗?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像大山一样挡在面前,但只要你愿意做出一些改变,很多事情很快就能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作为成年人,我们是该明白“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的道理的。
大家的认知观念、行为方式都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断不可能因为你的三言两语就轻易改变。
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运气好或许就影响了身边人,再不济也能让自己开心。
这也是成年人最好的自律,懂得尊重包容理解,克制住想要改变他人的欲望,专注自己,然后活出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