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目标感的人,因此,在有些事情上,必须强迫自己有点目标感,因为我太需要聚焦了。
聚焦这个词语近些日子来常听到,无论是在一些文章里看到,还是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一些课程里,也常常听到聚焦当下,聚焦目标这些观点。
我个人还是挺认可这些观点,尽管我在实际行动中常常感觉自己做事情不够聚焦,也常常会因为拖延而失去目标感,但是一旦我想实现某个目标,开始聚焦时,我就会特别专注去完成它。
只是我总觉得自己完成目标后持续的力量不够强,也就是不够持续聚焦,这点我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这个弱点。
目标要完成,聚焦要持续,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那也将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这些天来,我每天都在反省自己,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思考,我特别怕有一天,我因为没有思考而大脑钝化或者变得麻木或者愚钝,那将会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回想自己在完成阶段目标时的一些心路历程,我还是觉得挺感动的,我觉得我一直有行动力,只是那种行动力总是难以持续。
我想自己能发觉到这一点,也算是一大进步,我希望我的行动力可以持续,这样我就可以将我的目标养成习惯,然后持续去行动,这样我的长远目标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了。
目标就是愿景,愿景就是梦想,有梦想就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激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可以帮助到别人,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每个的心灵的悟性是不一样的,我不可能岂求别人也有同样的想法或者观点,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别人不见得觉得有意义,这点我也想明白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一样。
要说我是怎么样让自己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动力越来越大的话,那就是我从养育我的孩子开始,才真正地开始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我救赎和自我疗愈的。
养孩子真是个绝好的机会,而当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当妈的过程中,开始审视自我、除去沉疴,就一定会踏上自由之旅。当妈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一个真理: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做父母享受慢的艺术》这本书中讲了一个“从慈母到毁灭者”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学女教师,为了她天才的儿子辞去工作做了全职妈妈。当有一天她的儿子因流连网吧而彻夜不归,她想尽办法也没效果时,她绝望了。当她最后一次在网吧找到儿子,在众人非议的目光下,牵着儿子的手默默走回家。之后,她强行抱着儿子从高层的窗户一跃而下……
故事中的妈妈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可为什么她的爱会导致自己和孩子的毁灭呢?
我们要来思考关于爱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真爱与假爱:真爱是无条件的,爱的是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的行为和表现。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懂得,无论他们犯了多大的错误,有多么失败,父母的爱永不离开他。
可假爱是有条件的,爱的是孩子的表现和结果,“如果你怎么样我就爱你”,“因为你如何所以我爱你。”
爱就要真爱,当你被爱充满时,你就自然而然地想分给别人,得不到回应也没有关系,这种爱是分享式的爱,付出的人心甘乐意,接收的人没有压力,其动机是分享恩典。
聚焦当下,聚焦爱,分享爱,爱满自溢,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有目标就有动力,有梦想就有希望,永远积极乐观,聚焦,重新启航……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2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