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听播客,那一档节目是讲有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以及他们参加了线下的心理咨询活动后感受。
播客:文化有限由于晚上有课,所以我我这档播课也没有听完,但是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书中的细节我记得不是很清楚。
之前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微信读书,看书听书相结合下,读完了这本书。当时也觉得受益匪浅,很多以前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或者觉得困惑的问题,或多或少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但是我读完之后没有详细的写观后感,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看完这本书大概知道在讲什么,但是其中的一些点以及他背后的深意有着模糊了。
在这个前提下得出了一个结论,看书不能只依赖电子书。之后,如果读电子书时遇到特别喜欢或者对自己比较有影响力的书,可以读完电子书,再买纸质版回来详细阅读。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观后感或者书评。
(关于这档播客听后感稍稍分享一下,我还没有听完呢。)
提起去看心理医生,在旧有的观念里,大家可能觉得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那一定是他心理出了很严重的问题,还有一部分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心理以及情绪上出了问题,是需要依靠自己来消化和解决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心理医生越来越多的出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今的社会生活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有时会让我们喘不过气。而这个时候,心理医生会很好的帮助到我们。去看心理医生就像给心理做了一次大保健。当我们的肩部不舒服,去找个按摩师傅帮你按摩按摩肩部,肩膀得到放松,血液流通加快,那么就会舒服很多。这和去看心理医生是一个道理。
第一次去看心理医生,可能会出现我们分不清自己和心理医生处在什么身份地位中的问题。刚开始我们可能和蛤蟆一样,会把自己带入一个病人的角色,这样的话,就会把心理医生当作医生,期待他们能直接说出我们身上存在的问题,给出药方,我们依据药方改正,接着被治愈。
但其实不是的,咨询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是合作,不是单方面输入输出。在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医生引导我们讲出自己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童年或者之前没有注意过的细节。我们长大之后可能一直在和其他人重复着,小时候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播客节目,其中有一个嘉宾说了一段话:你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不管小时候或者在某个时候,他们的一些话语或者行为在我们心里造成了一些伤害,但是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可以看清楚那些伤害,明白他们不是有意的,可能他们也不懂得如何与我们相处。
“ 我的父母不坏,只是他们学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该怎么爱我。”
“思考人生比浑浑噩噩的过痛苦多了。但是,真的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能觉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