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朋友去看了《我不是药神》,结果,呃,眼睛现在还不舒服。大概是除了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以外哭得最惨的一回了吧。电影是部好电影,点映期间票房就破亿了,首日总票房破三亿,三天票房突破十亿。
可,我多希望《我不是药神》票房惨淡。
因为这部片子如果票房惨淡,只有可能是因为它反应的问题引不起大家的共鸣,而那样的现实才是我,是我们所有人所渴望的。
大家都说这是一部好片子,最大的原因是——它反映的那些我们身边被大家刻意回避的真实的残酷直击人心。它狠狠地击中了我国当前社会医疗的痛处——看病难,治病贵。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陆勇案件。故事带我们走近了一样又不一样的白血病人的人生。
在我们的认知里,得了白血病基本上就得靠化疗和骨髓移植手术来救命,生存率也很低。但影片让我们知道了原来白血病里有一种叫慢粒白血病,得病的患者如果能够坚持吃对症的药,是可以长期存活的。但,难就难在这“坚持吃对症的药”上。瑞士进口的药一盒两万块,只能吃一个月,一年吃下来就是二十四万。别说2002年(故事背景)了,就是现如今,中国每个月收入能达到两万块的人有多少?
买不起药,怎么办?只能白白等死。这就是影片所谓的“人类唯一的病——穷病”的含义。人活在世,我可以不吃好的,吃饱就成;我们可以不穿好看的,保暖就好;我们可以不买房,有个地方睡觉就好……可是得了病,我们能不治吗?求生是人的本能啊!为了自救,也才有了这个冒着被判走私罪的原始代购事件。
影片结尾,慢粒的靶向药进了医保,一切似乎都像主人公说的那样,越来越好了。现实里,我们不否认这些好的转变。
就拿慢粒的靶向药来说,现在已经不再是之前一种进口靶向药物垄断市场的局面了,也有多种药物竞相出现。同时相关进口靶向药物过了知识产权保护期后,国产仿制药早已上市,并且已经出现好几种,其疗效也不差。而随着治疗“慢粒”的药物增多和仿制药的国产化,药品价格在慢慢降低。2013年,我国将“慢粒”纳入大病医保的范围,进口药物花费在1000-2000元/月,国产药物报销后花费仅有500-600元/月,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无疑是为他们雪中送炭了。
可是我仍然想像程勇(主人公)在法庭上一样,再说一次:希望美好的明天早一点到来。
第一,十几年后的今天,因为得了病明明想活,却因为缺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的人仍然比比皆是。
普通人家,只要有一个家庭成员得了大病,就会像那个拉着警官求情的老奶奶说的那样:“得了病,房子没了,一家人都给拖垮了。”多少人(尤其是老人)为了不拖累家人放弃了生存的权利,又有多少人因为经济原因被放弃了生存的权利!
就拿不久前的王凤雅事件来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即使家里再重男轻女,也不会如此轻易就替孩子放弃了治疗,放弃了生存的权利。至于这类朋友圈、微博等各种平台上的各种治病筹款,更是多到让大家都有点麻木了。
第二,国家管控制度急待再完善。
纳入社保的药物,价格的确降下来了。但患者有从吃不起药转而陷入了买不到药的泥坑。包括很多靶向药在内的多种药物近些年屡屡出现“降价死”,患者见其进入医保了觉得用药,结果辗转各大医院都买不到药。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去年纳入医保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
过去几年,“药荒”轮番上演: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2015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
这些首选救命药多是已纳入医保的低价药,此类药品的短缺,使患者们不得不选择昂贵的替代药品。严重的供不应求,还滋生了短缺药品的“黑市”。
在医药市场上多次断供的“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的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而在药品断供的情况下,国外替代药一支近6000元。
按官方说法就是——药进医保后,医院会不会进这个药,不是医保规定的,而是要看医院的进货要求和标准。也就是说,要走流程,而这需要至少半年时间。
从经济角度来说,救命药遭遇降价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利润空间,并且随之形成了原料供应商、药品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的博弈。
而这一切,都让很多患者的生机在绝望中断绝。
真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再看到这个片子的时候,是抱着一种不可思议的态度:“什么鬼,原来中国还有这么荒谬可怕的时候啊?!完全无法感同身受。”我想,到了那个时候,患者和家属才能露出影片中那样满含希望的微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