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o.95|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

No.95|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

作者: 九月衡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1-08 08:33 被阅读0次

    “人活一世,能与塔可夫斯基结缘,终究是件灵魂喜乐的好事。”同感。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1986年12月28日),前苏联电影导演、编剧。

    参考内容:

    书籍:

    《我的不朽已然足够》(电影评论)

    《时光中的时光:塔可夫斯基日记(1970-1986)》(日记)

    《塔可夫斯基父子》(传记)

    电影:

    《伊万的童年》(1962)

    《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

    《飞向太空》(1972)

    《镜子》(1975)

    《潜行者》(1979)

    《乡愁》(1983)

    《牺牲》(1986)

    01书籍信息

    前面两本的文字内容是由塔氏写的,关于他对于自己的电影创作的一些想法与观点,日记内容则丰富许多,随手翻看,也会很有意思。

    《我的不朽已然足够》由塔可夫斯基的儿子编选而成,呈现了塔可夫斯基的一生的创作与生活哲学,内容包含塔可夫斯基7部主要电影的论述及剧照、日记、自传性随笔、家庭相册等,还有《雕刻时光》的节选内容。

    《时光中的时光:塔可夫斯基日记(1970-1986)》本书直接翻译俄文原件,除了日记外,还收录了五则塔氏访谈、演讲记录与个人创作笔记。时间跨度为70年,即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筹拍《飞向太空》之际,终于1986年病逝巴黎之前的两个星期。这本书的中译本出版于2007年,现在几乎买不到原版,于是买了影印版。

    《塔可夫斯基父子》一书“用父亲阿尔谢尼的诗句,儿子安德烈的电影剧本和名作《雕刻时光》,父亲给儿子的信,女儿(安德烈的妹妹)的回忆文字这些第一手的文献串起了四人的家庭生活,勾勒父子的艺术命运的轨迹。”

    02句子摘抄及感悟

    信仰、灵魂

    P5:

    “在西方,人们只关心自己。如果你和他们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他人而牺牲,他们恐怕会笑掉大牙,完全不拿你当回事。他们也不会相信,人生的目的并不是享乐,还有比个人成功和商业成就更为重要的事。显然,在西方,人们早就不相信灵魂了。”

    感悟:这是塔氏抨击当时西方文化的字,句句读来很贴切,于现在。甚至有种感动,有人说出了你心中无法表达的感受。“信仰”、“灵魂”、“精神性”,是美好的字眼。

    P69:

    在为灵魂而战的过程中,你需要不停地、坚定地努力,才可能对自己真诚。

    善良

    P37:

    (《镜子》)这部影片的主题是善良所需要面对的苦难。这些苦难,在理想化的环境中是不应该出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善良必须面对现实社会的阻力。一个人必须不断向内寻找力量,才能对抗这种阻力,继续保持善良。

    电影艺术的精神意义

    P55: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个性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应该是服务他人,服务于更高尚和普世的目标。艺术家永远都应该充当仆人的角色,终其一生为偿还神赐的天赋而努力。然而,现代人并不想做出牺牲,即便自我肯定只能通过牺牲来表达。他们渐渐忘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对人类使命的感受。

    形象可以被创造,可以被感知,可以被人们接受,也可以被拒绝。这一过程并不是通过理性逻辑来完成的。无限的概念无法通过文字表达甚至描述,但艺术可以将其转变为某种具体的形象,以便人们理解。因此,只有通过信仰和创造性活动,绝对真理才会被认知。

    争取创造全的唯一条件,就是对自己的使命有信念,愿意奉献,拒绝妥协。

    感悟:这一页文字读来令人感动。人性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质,为他人“奉献”、“牺牲”,与“基因自私性”作斗争。有这样的特质,不仅仅是艺术家,就算是普通人,也让人敬重。另一个感动点在于,感恩。“天赋”不是平白无故的东西,不应该被浪费,若有使命感,可以创作出对更多人有意义的东西。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普通人、平凡人,也有属于自己微弱的力量。

    P43:

    “当我意识到是命运选择了我,我就平静了。曾经我也需要面对诱惑,但我抵制住了。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相信命运,愿意去完成命运交给我的任务。”

    P56:

    没有共鸣的自我表达毫无意义。为创作人类的精神共鸣而工作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其中毫无收益可言。

    感悟:反思自己。以及明白自己为何觉得写作是一个神圣的事情,迟迟不能开始,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要再沉淀沉淀。

    P57:

    艺术的真正目标是让人们坦然接受死亡,开垦和耕耘灵魂,促使人类向善。

    艺术应该为人类带来希望和信仰。

    世间一切都可以被浓缩成一个简单的元素,这个元素也是人类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爱的能力。爱在灵魂中生长,并最终成为决定人生意义的核心元素。

    P12:

    ‘寂’有自然老去的意思,代表了时间的印记和古老的魅力。

    P64:

    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去比现在更真实、稳定、可复原。现实就像滑过指尖的流沙,消失于无形,只有在回忆中才能拥有真实的形态。.......时间具有主观性和精神性,因此不会消失得毫无踪迹。那些我们度过的时光,一定会以经验的形式,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留下印记。

    感悟:可能是自己上了年纪,在时间面前总是局促不安。换言之,不知道如何才能不留遗憾、不后悔的度过每一天,生命的每个片段。其实我们抓不住任何一个“当下”,但回顾往昔,却发现也没那么糟糕,过往的经历在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相信时间的力量。

    自救

    P259:

    我们无法拯救每个人,只能拯救自己。但如果每个人都能拯救自己,也就意味着我们拯救了他人。我们不懂什么是爱,经常连对自己都很漠视。......这无疑是错误的。爱是牺牲,即便自己意识不到,旁观者却看得清楚。

    日记摘抄:

    (是个很有趣的人,比如会自责自己怎么没钱的时候还买了那么多东西,说领导是个蠢材,说儿子很好玩,长满雀斑......外出工作会给妻子买礼物。有很多的想法在现在看来也极具意义。)

    P14:

    人活着所需甚少。工作起来自由自在才是可贵的。......你还有最重要的东西-做自己的事,无须别人首肯。

    P23:

    人类受了太多苦,人对苦难的感觉已经衰退。这很危险,因为它意味着,现在再也不可能用鲜血与苦难来拯救人类。

    P55:

    才华是不幸之物,一方面,它既不能给人荣耀也不能予人尊崇;另一方面,它让拥有才华者肩负重任,他就像一位忠厚的管家,受人之托看护财宝,又不能使用。

    P92:

    我们的生活方式令人忧虑,它赋予每个人定义狭隘的角色,创造出来的条件,只利于发展我们心灵中的某些部分,即只允许我们在那一角色局限内成长。我们心灵的其他领域日渐衰退。从此不再触及。在这里,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产生忧虑、怀疑、道德沦丧与希望破灭。

    P191:

    我们的生活都是错的。一个人对社会无所需求,而是社会需要他。社会是种防卫机制,一种自我保护形态。跟群居动物不同,一个人必须独处,贴近自然和植物,与之接触相通。我看得越来越清楚,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改变,有所修正。我们得换个活法。但怎么做?首先我们得感觉自由与独立,去信去爱;我们得拒绝这个无关紧要的世界,为了别的东西而活。

    P356:

    人活得好奇怪。他们看似支配着境遇-他们不明白,自己已有生活机会,也能利用这机会获得自由。今生的一切都很糟糕,除了我们拥有自由意志。

    P357:

    艺术家需要知识和观察力,只是为了可以区别他要放弃的东西,并确信他的放弃并非出自于虚假。因为重要的是,你终究要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架内,它将深化你的世界,而非使之枯竭,它帮你创造,才排斥那些矫揉造作与标新立异的东西。

    P416:

    最重要和最艰难的,是要有信念。因为你要真的有信念,一切都会实现。但要信得真诚,却是难上加难。难为之事,莫过于持有热烈、真挚和沉着的信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95|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nh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