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饭这方面,中国人从来都是很讲究的,也因此让它成了很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就算是最简单的米饭,也要做出许多的花样来,蛋炒饭、盖浇饭、八宝饭、煲仔饭、腊肉饭、竹筒饭、菜饭……但有一种饭,很有一点时代的色彩,成为了局部人群的特殊记忆。
那算是一段普遍贫困的时代吧?粮食、白糖、猪肉、布匹什么都是需要凭票购买,连香烟也一样凭票供应,农村种出来的粮食是需要上缴国库后再重新分配,所以大米比城里人要紧缺许多,一句话概括,大米根本不够吃。
我记得当时很多人的终极理想是,能够天天吃上白米饭。
当然不只米饭,猪肉更是奢侈品,买不起肉怎么办?买些便宜点的肥肉熬成油,冷却后凝固成白花花的荤油,在素菜里放点荤油,就有了荤菜的香味和口感了。
有白米饭没菜的时候,在热腾腾的米饭里放一小勺荤油,再倒上一小勺酱油拌匀,当然不是现在的什么海鲜酱油之类的有味精般鲜,是土制的酱油,特别黑那种,后来有了牌子,帆船商标的,那个好吃啊,据说会让人一辈子也忘不了。
农村的条件很快好起来,食物不再紧张,荤油酱油拌饭的吃法渐渐被冷落淘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毕竟,它真没那么好吃。
再没那么好吃,也逃不过一个吃货的眼神。
这天不知怎么的就想起样东西来——酱油淘饭。
颜市方言里,“淘”大致有两层意思:洗,比如淘米;搅拌,比如淘屎坑。酱油淘饭写成文字,应该用酱油拌饭更合适。
实际上我是没有吃过酱油淘饭的,所以也不知道真正的酱油淘饭滋味儿……
童年记忆中那会各家的生活都差不多,个别稍优渥的,也无非就是电视机是彩色的而已。那个年代简单,但善良淳朴。(绕远了,还是继续说说酱油淘饭的事儿吧。)
知道酱油饭是去姑家的日子,表妹差我三岁,刚好搭伴玩,而且姑家边上小伙伴多,8、9岁贪玩的年龄,姑和姑父又疼我,所以经常要赖到我姑家住,自然姑也是不会用酱油饭招待我的。
第一次看见酱油饭是去姑邻居家找那家的小姑娘玩,看见她捧着个碗,里面黑乎乎的,什么菜都没有,但是她吃得很香,我很好奇:“你这是啥?”她说:“酱油饭啊!”“酱油饭?”“走了走了,出去玩了!”表妹招呼我,于是我转头满世界撒野去了,不过脑子里时不时会转过“酱油饭”是个什么玩意?然后连晚饭也吃得心不在焉。
第二天逮着饭点我又去了邻居家,我想去探探这个酱油饭到底是怎么做的,为啥那个姑娘吃的那么香?不过让我失望的是,今天人家没吃那个黑乎乎的饭,端着一碗白米饭招呼我,“等我啊,等我吃完就和你玩!”
这样重复几日我终究是没再看见她吃,在爸妈的催促下,我无奈地带着好奇回了家。饭桌上,突然眼前又冒出那碗黑乎乎的饭来,“爸,啥是酱油饭?”“酱油拌的饭呗!”“你不要吃的!”我妈在边上接了一句。
我心里暗暗转念,肯定是好吃的,做起来麻烦,所以骗我,说我不要吃的,不想做给我吃。就这样在我的好奇中暑假慢慢溜走,眼看着要开学了,央着姑又把我带回她家去了,也是真巧,隔天隔壁的姑娘端着那碗黑乎乎的东西又来了,我眼前一亮,吃货的心蠢蠢欲动,“你这个好吃吗?老是看见你吃这!”“你想吃吗?”她说。“嗯!”“我帮你拌,让你妹妹把酱油和荤油拿出来,放在热饭里一拌就可以啦!”
“啊……”一丈水退特(退掉了)八尺,猪大油是我最不喜欢的东西之一……
时光变迁,但愿那一代人可以把酱油淘饭遗忘掉,而这一代人,美味的食品有很多,就永远地不要知道米饭还有这种吃法。
作者:隐篱先生、女夭彦页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