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益书社
2018-07-25  阅读其实是一条捷径

2018-07-25  阅读其实是一条捷径

作者: 叶小静Stamy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20:38 被阅读7次

    最近正在读朱光潜老师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一封就是谈读书。

    读完感慨很多,忍不住要说几句。

    首先想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读书?

    No.1 注意力被分散

    作为一个老师,一直有点苦恼如何劝学生多阅读,尤其是在自己尝到甜头之后,这个念头更是迫切。

    无奈现在能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学生无暇阅读,更可恶地是还大都是“没什么实质营养却很容易上瘾”的东西,比如各种游戏、各种短视频。

    因为学过一点儿心理学,所以很清楚,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沉溺于此呢?因为这些东西背后有大量的心理研究作基础,一群人专门研究如何让你上瘾。

    从简单的操作,到及时的反馈到无孔不入的宣传再到社交分享,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你能心甘情愿沉溺其中,最后乖乖掏钱。

    这样全方位的“娱乐营销”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怎么玩游戏的原因,尤其是热门游戏,我都不太碰,或者坦白一点,不太敢碰。抖音、快手这些小视频软件也不太碰。

    倒不是说看不起,而是怕自己在这些事情上消耗太多时间。

    我很清楚,这些东西只要我投入其中,就非常有可能“上瘾”,毕竟我是那种玩消灭星星都能花钱买大礼包,微博上的小视频都能看一天的人。

    我知道自己意志力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又特别不愿意在上面投入大量的时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碰这个东西。

    可很多学生不懂这个道理,打着“学习累了要放松一会儿”的旗号,轻易地让自己陷入商家的圈套。

    时间和精力都被这些消耗注意力的东西占据了,自然也就没有时间阅读了。

    No.2 把“上学”和“阅读”混为一谈

    第二个学生不愿阅读的原因在于,上学这件事让太多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在这里,我强烈建议把“上学”和“阅读”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不要用一个笼统的“读书”来概括。因为很多学生其实可能是“厌学”,但中文中“读书”这个词既包含“上学”也包含“阅读”,所以一谈“读书”就让他头大。

    哪怕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不加区分地对待也让人心烦。

    经常出现我在“阅读”,但觉得这个词不太口语,于是跟人说在“读书”,反而招致别人一句打趣似的“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没读够啊”的情况。

    或者劝学生“读书”的时候,他总觉得“读书”就是“读课本”。好不容易让他明白,课本只是教学需要,这世界上多的是“有趣的书”。他却甩来一句:我课本都读不完了,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但就像朱先生说的: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上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

    真心想做一件事,再难都有时间。要是对一件事没兴趣,那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出几百个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做这件事。

    就像我不想去锻炼,天气、心情甚至一条新闻都能成为我的借口。

    No.3 误以为考试和阅读无关

    关于阅读,学生们爱问的问题还有:读了有什么用呢?考试又不考。

    首先,要我说,要是觉得考试成绩最重要,那你就更需要加紧阅读了。

    我自然不敢说学习成绩不重要,但也绝不敢说它最重要。

    学校、家长还有社会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局限性,不太能全面地告诉你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你自己去找。

    其次,课外阅读对考试无用这句话我是绝对不赞同的。

    大量阅读,不仅直接有助于语文、英语科目的语言积累,也能促进对其他学科的理解能力。

    很多学生审题老出问题,文字表达逻辑不清,就是吃了“读书少”的亏。

    说起来有趣,你会发现但凡有所建树的人物,没有一个不劝人保持阅读的。

    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还一年还读50本呢。都这么忙了,为什么还读书呢?不过是尝到了读书的甜头,知道读书能帮你解决很多事。

    阅读其实是一条捷径

    为什么说阅读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呢?

    因为书籍总归是作者的经验分享,要么告诉你道理,要么告诉你体验。

    而由于个人生活环境和时间的限制,有很多道理和体验我们是很难、或者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

    所以阅读其实是一种捷径。

    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曾说: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那一定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给你答案。

    比如大家在学校总要有大量的记忆工作。但很少有人去了解记忆的原理。如果你去读一读相关书籍,知道遗忘是不可避免且有一定规律的,而记忆其实分为“存储和提出”两个环节,那你就更有可能摆脱死记硬背的局面,更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更科学的记忆方法。

    这就是我说的有用。

    小说也值得读

    读小说有没有用呢?

    有的。小说给我们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体验。在有限的时间里体会无限的可能性,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的活法。

    这种体验对一个人的心态有着潜移默化并且深刻的影响。

    我之前特别喜欢读两类小说:一是推理一是科幻。

    推理总是和某人被杀有关,看多了不同的杀人动机,让我慢慢对自己的言行有了反思。

    科幻总是和浩瀚宇宙有关,看到了自己作为人类的渺小,更能放下执念。

    朱老师也说: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诱惑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

    这一点我个人理解为:读书人的气节。

    但小说和生活可大不一样

    当然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读小说一定要能区分真假。

    主角光环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不管是修仙小说里主角一路打怪升级还是玛丽苏小说里全世界都围着女主任她作上天,都是假的。

    真的生活,比电影和书都艰难许多。

    这一点,一边读书,一边观察生活,就不难发现。

    那读什么书呢?

    朱老师还提到读什么书的问题,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无用,许多事没有一读的价值。并坦言,自己不能告诉你什么书该读,但可以告诉你什么书不该读。

    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我喜欢的你不一定喜欢。但确实有一些书是不用读的,因为除了消遣,好像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严重了甚至妨碍正常生活。

    比如于我而言,修仙小说和玛丽苏言情小说,以及各种作者连话都说不清楚,缺乏常识的书,都可以不读。

    那读哪些呢?朱老师说:你应该去请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两三种青年可读的书。

    也就是说,找物理老师推荐几本适合青少年读的物理类的书,请政治老师推荐几本政治的。

    不是只有语文和历史科目才读书的,任何科目都有大量可读之书。

    学科之外可读的,还要更多。比如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这些都是我们想过好这一生必不可少的知识,但学校却并不教这些,所以都要靠我们读书来解决。

    怎么读呢?

    最后朱老师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我深以为然,故直接摘录如下: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需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

    “个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那种方法收获较大,我用那种方法收获较大,不是一概而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到你自己的方法,别人绝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说了这么多,愿你早日走上阅读这条捷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7-25  阅读其实是一条捷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pm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