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鼎然师父开示文章
1.怎样断欲?(迩义)

1.怎样断欲?(迩义)

作者: 骋祥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18:49 被阅读0次

                                v.youku.com/v_show/id_XMTU2Mzc5MDQ4MA==.html

是人都有欲望,身体的欲望、利益的欲望、财色的欲望、获取的欲望、追求安乐宁静的欲望、开悟见性成佛悟道的欲望,离苦出苦灭苦的欲望。既然是欲望,当然有喜爱的欲望、厌烦的欲望、憎恨的欲望、猜疑的欲望,轻慢的欲望。既然是欲望悉皆是苦,既然悉皆是苦,有什么可求的?可得的?可摄取和贪恋的?那么,什么可以得?什么又不可以得?若知欲望是苦,可以得。不知欲望是苦,不可以得;若明欲望无常是苦,可以得;若不明欲望无常是苦,不可以得;若明若知若离欲望,可以得;若不明不知不离欲望,不可以得。什么意思呢?譬如:你好于贪财贪利,就应该知道这种嗜好是欲贪是无常是苦,迟早要变。一旦变化终究是苦毕竟虚无。所以你就应当觉醒不可以继续贪着其中。倘若你明白了,那么你面临财色名利,就会适度而行,警觉而运。不会痴迷其中粘连不舍,这就是可得。可得的不是财色名利而是你已经醒悟的心,心的醒悟就是得也是德。得就是不得,不得才是德。再譬如:你认为自己很苦,总想挣脱这样的苦而欲求修法。以为这样的修法可以让你彻底灭苦得自在并为之去精进修持。却忘记了因地执取的心其实不离欲贪,即便获得禅定安乐住守其中也是欲贪不离苦受。请问:这样的所谓灭苦禅修你去修么?修来修去始终不离无明。这个修法乃至你因地执取的心就不可以得,若得必将沉浸在苦受中。这样的苦不仅仅是苦还有乐本身的苦,也就是你仅仅知道苦,却不知道乐也是苦哦。当你真正洞察到了这些,那么见谛的浮现就可以得了。

断欲,就是这样断欲的,不是那样断欲的。这样断欲更加清净自在,那样断欲反倒束缚愚痴。譬如:想断欲,先调心。如何调心?当观五受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也只有从这里去断欲、去了欲、去离欲,去没欲。比如:观色无常、是苦,为变易法。这个色不仅仅包涵你认知的现在色,还包涵你认知的过去色乃至你认知的未来色。现在色指的就是你的身体乃至由四大聚合的诸色。例如:身的六种色包括眼触生色乃至意触生色;也包涵地触生色、水触生色、火触生色、风触生色、空触生色,常触生色;也包涵过去地触生色、过去水触生色、将来火触生色、将来未来风触生色将来现在风触生色、现在未来空触生色,现在将来未来常触生色。例如:鼻触生色,指的是所观呼吸长短、冷暖,粗细就是鼻触生色,悉皆无常。依这样的观呼吸法所得到的寂宁悉皆无常不离苦受,所以千万不要住造其中。即便你把心识调和的再平稳明净,即便你把十八界都洞察清楚,还是不离无明。至于其中的法要,迩义暂时不告诉大家。多跟随那些旁门左道多绕绕弯路多受受果报,遇到俺有因缘俺再告诉你

相关文章

  • 1.怎样断欲?(迩义)

    v.youku.com/v_show/id_XMTU2Mzc5MDQ4MA==.h...

  • 运用断舍离,活在当下

    1.真正的断舍离,是学会与自己和解 断舍离,顾名思义,言之有三: 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真正的断舍...

  • 卜算子·三月

    孔子说,“人欲仁则仁, 欲义则义。”但是,孔子没说过,“欲睡则睡。”燕居日子,常常昼夜颠倒,梦断几回,非睡似睡。 ...

  • 3.怎样才能达到心不放逸?(迩义)

    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搞不懂这个问题盲目去修,结局也是盲目和茫然的。这就像我们为什么要磨刀?为了切菜?那么,切菜又是...

  • 论“家”

    所谓“家”者,可以独立主祭之门户也,是为“宗祧”之继者义。《礼记•祭义》:“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

  • 2.不要逃避苦(迩义)

    人,为什么苦?在于欲贪。欲贪的存在是五受阴幻化而来,所以苦本身也是幻化。当我们知道并为之醒悟,苦的存在依旧。这种苦...

  • 断欲

    “断欲”二字是我的笔名,有两重含义。一是为了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能够拒绝诱惑从一而终;二是致敬金庸先生笔下的经典角色...

  • 断欲

    已经失去了谈恋爱的能力,失去了相亲的能力,什么也不想说不想聊,对女人已经没有那种感觉了,习以为常了,大师级了,就差...

  • 无情无义

    花易折,人难断, 花有情,人无义, 斩情斩义斩过去 灭心灭身灭自我 断爱断恨断未来

  • 断情断欲

    遥望往昔二十载 不禁泪染耳际过夜宿祖庭道观中 侧卧冥想红尘事世间亲情俱草芥 不闻不问算何义丝毫无感亲人味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怎样断欲?(迩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qq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