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情大众话题经管金融
央行为何不降息?传递了什么重要信息?

央行为何不降息?传递了什么重要信息?

作者: 观经 | 来源:发表于2020-03-20 17:22 被阅读0次

    文 | 观经者(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观经”,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观经”)

    注:全文2507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可先阅读或收藏,并与好友分享。

    3月20日早上,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

    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05%,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75%。

    出乎市场意料,最新一期LPR与上期一样,没有降息。

    因为3月16日,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落地,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

    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每年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从而导致市场对LPR下降预期升温。

    但是,最新一期LPR与上期持平,也在部分人的意料之中。

    因为3月16日当天,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但此次MLF利率并未下调,维持在3.15%。LPR主要参考MLF利率。

    很多金融小白可能都看不懂文中上面所提的LPR和MLF,这里观经(公众号:观经)跟大家简单梳理下知识点,已经熟悉这一部分的读者可直接跳过。

    首先我们先记住这两个公式:

    LPR = MLF利率 + 报价加点

    贷款利率 = LPR + 银行加点

    然后我们一个一个来认识下: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2019年8月17日,央行公布了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

    其实,早在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有LPR了,只不过当时叫做“贷款基础利率”。

    2013年的时候,LPR是由10家银行每个交易日报价后,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加权平均得出的1年期贷款利率。

    但是,当时的LPR只有1年期的,品种只有一个,所以当时其他期限的贷款品种还是依旧用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基础来定价。

    这里的贷款基准利率是由央行直接说了算的,是非市场化的,我们平时在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是以这个基准利率为基础。

    于是,央行在2019年对LPR机制进行了改革,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

    首先是扩大了LPR的期限品种,增加了5年期以上的LPR。同时规定了1年期以内、1年至5年期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选择参考的期限品种定价。

    至此,后续发放新贷款都基本要参考LPR来进行定价了。

    还有一个改革要点就是以MLF利率加点的形式报价。这么做的缘由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央行的政策利率可以顺利传导到实体经济。

    这里特别提一下,这次改革把原先10家报价银行扩展到18家,增加了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不过新加入的银行与之前各家银行体量相差太多了,所以把之前用的加权平均改成了算术平均

    形成了MLF利率加点的方式报价机制之后,央行就可以通过改变MLF利率从而影响LPR,再进一步影响银行贷款的利率,最终传导到实体经济。

     中期借贷便利(MLF)

    MLF是2014年9月央行创设的一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它是作为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SLF)的补充而诞生的,它的贷款期限比较长,一般为3个月/6个月/1年。

    逆回购的期限有1-7天/14天/21天/28天,常备借贷便利的期限一般是3个月以下,所以说MLF为它们的补充。

    以上提到的三种工具都是央行放水,各大银行缺钱时向央行借钱的利率。

    所以,MLF的出现可以让银行不用那么着急还央行钱了。

    不过,MLF借来的钱只能用在三农和小微企业上,政策导向较为明显。

    除了以上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央行还有很多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例如:TMLF、PSL、SLO等,之后有涉及相关话题再进行简单介绍。

    回到正题,此次LPR按兵不动,传递了什么重要信息呢?

    一句话总结,就是:央行保持自身定力,为未来政策手段储备空间。

    可能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动荡的情况来看,我国央行能做到不为所动,如此政策定力,可谓全球一股清流。

    这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的,我们来简单回顾下这个月国外的情况,就知道为什么了。

     美国直升机撒钱

    短短半个月,美股熔断一次性上演了四次,美联储再次祭出了“零利率+量化宽松(QE)”的危机救市模式。

    3月17日,美联储重启了商业票据融资,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空间。

    同时宣布了更为简单粗暴的1.2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包括千亿规模的纳税延迟、以及两周内直接向每个美国人送出至少1000美元现金(总计超过3000亿美元),从供给和需求两端给企业支持。

    弗里德曼的“直升机撒钱”策略再次上演。

     全球掀起降息潮

    3月3日,澳大利亚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0.5%,创下历史最低水平;3月11日,英国央行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银行利率下调至0.25%;3月17日,韩国央行紧急降息50个基点至0.75%,此前为1.25%......

    据统计,全球不少于30个国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息。

    那么为什么我国可以做到如此的政策定力,下面来说明一下。

    主要有以下三点:

     不同于欧美疫情仍在加重,现在欧美已陷入流动性陷阱,通缩预期强烈。当前我国疫情形势不断好转,市场尚未发生流动性明显紧缩的情况。

    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效果正逐步显现,对于货币政策调整的内部要求不高。

    而且我国LPR之前就已多次降息,同时还有很多稳经济的工具可以使用。

     此前央行的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商业银行和贷款市场释放了较多的流动性,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相对压力减少。

    但是考虑到当前银行的资金来源中,90%左右来自存款,而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动使得银行整体有息负债成本下行受阻,因此银行下调报价加点动力不足。

    同时,在我国货币政策权衡中,监管层仍然注重在稳增长、控通胀和防风险之间把握好平衡,注重把握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节奏,避免市场形成大水漫灌预期。

     作为LPR报价风向标的MLF利率在本月并未下调。本月MLF未下调主要受制于通胀因素。

    今年2月CPI同比上涨5.2%,即使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是仍处于高位。

    此外,截至2019年末MLF余额为3.69万亿元,仅占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负债的1.28%,MLF利率变动除了传递货币政策意图外,对银行体系负债成本的影响相对有限。

    不过,LPR不变并不代表贷款实际利率也会保持不变。

    数据显示,2020年2月一般贷款利率为5.49%,较2019年12月下降25个基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LPR的降幅。

    所以,此前2月LPR下降的效果也很可能将会在3月份有所体现。所以,3月份贷款利率仍有较大概率会继续下降,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当前,在全球危机模式下,谁能坚守基本盘,谁能保留更多筹码,谁就能抢得未来先机。

    文 | 观经者(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观经”,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观经”)

    注:本周日(3月22日)VX公众号“观经”将推出全新专题栏目“每周观经”,主要是总结回顾每周发生的较为重大或有趣的财经金融资讯,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央行为何不降息?传递了什么重要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ts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