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雨过后,玫瑰园里生机勃勃,花开得格外娇艳。但草也开始疯长。一株粉色的玫瑰因为周围的草长得很密,开始感到空间狭窄,有点透不过气来。它很羡慕长在花园边上的一株蓝色玫瑰,呼吸多自由啊。它怨恼、着急,想努力地往那边挪动,即使刮起了很大的风,它还是努力逆着风往那边张望。风停息后,它筋疲力尽,花瓣被风吹得凌乱不堪。它终于意识到,这是没有用的,它只能接纳自己的生长环境。它不再无谓地耗费自己的能量,而是安于自己所在的地方,努力生长。有一天清晨,它忽然意识到自己长高了,空间也变得开阔了。它随风摇摆,享受着自由地呼吸。
如果一个人,每天处在后悔、内疚、遗憾当中,那他将很难把目光往前看。
有一个上高中的女孩子,小学、初中学习都很好,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但上了高中不久,因发生了一次车祸,休学了三个月。重新坐在课堂上,由于事故带来的心境的改变、加上对新的学习环境的疏离,她的学习日益下滑。她开始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总是分心,作业也很难完成。父母内心也无比焦急。可是她却总是发脾气,“如果没有那次车祸,我怎么会学习跟不上?如果不是因为那次车祸,我学习肯定还是排在前面。我现在就是不想学,我心里感到很不平衡。如果不是那次车祸,一切都不会是这个样子。”
这个女孩子内心的不平衡,能把自己带到比现在更美好的地方吗?
一个人,若对自己的过去不接纳,便很难从自己的过去走出来;你对所处的环境不接纳,就很难与环境协调……也许你在内心总是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抱怨:
如果……我就会变得很快乐;
如果……我心灵就会有更大的自由;
如果……我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当你在内心一遍遍抗拒你经历中的那些坎坎坷坷,那些跘住你心灵的小石子,一遍遍用“如果”来获取心理的平衡,你生命中的能量便固结于这些情绪中,你将没有力量前行。“事实最大”,若让心灵盛放更多的自由、快乐,让心灵有更开阔的空间,那么请不要用“排除”这种方式,有时候“包容”,是扩展自己内在空间的更好的方式。包容更是一种“顺其自然”。包容那些你不愿意接受的,那些你排斥的,那些扰乱你内心平静的一两块小石子。人生最需要学习的是接纳,包括接纳这些事情带给自己的挫伤。
试想,如果你是一棵种子,恰恰生长在沙漠,你会怎样?
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大师Tommas Mangelsen在摄影活动中的做法很值得赞同:
“今年夏天,我和一位好友去了巴西的Pantanal……它们(美洲豹)活泼好动,所以拍摄机会很短暂。美洲豹常常沿着小河活动,我就仔细地观察它们。我从上面看到我的朋友正通过液晶屏查看照片。我向他大叫了好几次。‘你知道美洲豹在那里,不停地拍啊!’但它如此全神贯注地查看他所拍摄的照片,只顾着寻找错误,查看曝光问题……说得对。他只顾在照相机后面通过回放来评价和编辑照片,删除、删除再删除,我都说不清楚。我在照相机背后可以获得所拍摄的大致想法,但我也不是很确定哪些照片是自己不想丢弃的。我花时间寻找好的素材而非删除差的。我真的不介意那些差的素材。”(摘自《摄影的热忱》Steve Simon著)
世界是如此广阔,生活可以有很多选择,我们可以“花时间寻找好的素材而非删除差的。”也许你所要做的就是“不介意那些差的素材。” 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在紧紧抓住那些“问题”不放呢。慢慢沉淀,努力前行,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积极的事情上,你的心理氛围就会慢慢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