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RIA学习力导师授证班输出合辑
「RIA学习力」《心流》便签8,曾小天

「RIA学习力」《心流》便签8,曾小天

作者: 记忆教练曾小天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1:02 被阅读3次

拆页十  P208

聆听音乐最初往往只是一种感官体验。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什么样的声音会产生愉快的反应,完全受神经系统中的基因控制。悦耳动听的和弦、如泣如诉的横笛、振奋人心的小喇叭,都能打动我们。一般人对鼓声节奏特别敏感,甚至有人说,摇滚乐的打击伴奏,令听众联想到在母亲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

音乐下一层次的挑战,乃是“联想式”聆听。在这个阶段,听者必须培养根据声音模式,拟想感情与意象的技巧。凄凉的萨克斯风,令人想起大草原上暴风雨将至、乌云密布、遮天蔽地的情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宛如眼前呈现雪橇驰过银色森林,铃声叮当的幕。流行歌曲直接用歌词唱出音乐所要烘托的情绪或故事,更是把联想的可能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分析式”聆听是听音乐最复杂的阶段,此时注意力已脱离了感官与情节叙述,转而投注在音乐的结构元素上。这一层次的聆听技巧是辨识作品潜藏的秩序及达成和谐的方法。这又包括:用批判的眼光,评估演奏与音响效果的能力;比较同一作曲家稍早与稍后的作品,或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比较乐团、指挥或乐队稍早或稍晚的演奏以及其他个人或团体对乐曲的阐释。“分析式”的聆听者经常比较同一首蓝调歌曲不同的版本,或列举聆听重点,例如,听听卡拉扬1975年录制的第七交响乐章跟1963年录的同首曲子有何不同,或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管乐部分真的比柏林交响乐团的好吗?诸如此类的目标确立后,聆听就成为一种回馈源源不断的积极体验(例如,“卡拉扬的速度减慢了”,“柏林交响乐团的管乐高亢有余而圆熟不足”)。一个人一旦培养了“分析式”的聆听技巧,享受音乐乐趣的机会便呈几何级数增加。

「I,重述知识」

What:片段通过总分结构给我们讲述两种培养听觉心流的方法。

Why:学习拆页内容能增加自己对听觉方面的心流体验;不学的话就会对听觉缺少心流的方法,少了一种心流体验。

How:根据拆页内容我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①选择音乐:尽量是古典音乐或轻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②选择环境:尽量选择独处或安静的环境。如:晚上睡前的床上

③自由联想:以视觉联想为主,刻意联想其他感官。如:嗅觉、触觉、味觉等等。

「A1,激活经验」

片段让我联想起了大二选修《西方音乐史》的一节课,老师让我们欣赏一首卡农式交响曲。过程中老师还引导我们去想象,曲中所表达的画面和情绪。至今难忘,老师当时陶醉的表情,以及颠覆我对音乐的理解。

但由于感觉这样听音乐太高级,我可能无法捕捉到作者的本意,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这四年,一直用的是单纯聆听歌曲本身的声调、旋律,而不做任何联想。

现在看到这篇拆页,我会告诉当时的自己:没关系,不用捕捉作者的本意,用心去联想去感受音乐本身带给你的感觉就行。

「A2,规划运用」

目标:今天内,用联想式的方法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并把联想写到记录行上。

记录:

画面:

①海浪翻腾,乌云密布,掀起千层浪,指挥者在海浪中指挥交响曲。

②海浪扑向了小岛,小岛冒出小鸟,小鸟冲到了海里变成了鱼。

③鱼变大,成了鲸鱼。鲸鱼冲破层层阻碍,不断前进。

过程:一开始会纠结画面本身的清晰度和感受的准确度,后来随意联想不做批判,感受当下的画面,自有变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IA学习力」《心流》便签8,曾小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yf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