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摩罗走了,给悉达多留下了十一岁的儿子。
孩子被母亲宠坏了,他习惯了山珍海味、锦衣玉食,他讨厌眼前这个衣着粗鄙的老头,更不能接受他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孩子骄纵、放肆、顽劣,但悉达多的父爱已如潮水,湮没了孩子,也湮没了他自己。
船夫的双眼早已洞穿一切,他善意地规劝悉达多,送孩子回本属于他的世界。
悉达多却不肯放手,他担心孩子堕入自己从前的骄奢淫逸,迷失自我。
船夫笑了,他反问悉达多,父亲的虔诚、老师的规劝、悉达多自己的学识,可曾保护他免于罪孽和贪婪?
人生的路总要自己去走,可我们却常以过来人自居,用所谓的“为你好”去掌控孩子的一切,却忘记了自己年少时,又何曾听过半句父母的忠告。
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
要知道生活的模样,就要自己走一遭。
我们不能替孩子去过他们的人生,我们将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为的是有朝一日,他们可以离开我们,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路,便放他自己去走。
善于思考的悉达多此时却失了心,他因爱意过盛而远离了智慧。
无底线的包容并没有换来孩子的感恩,却令他感到深深的羞辱和憎恶。
他趁夜晚偷船渡河逃走,并在到岸后凿穿船底,丢弃船桨,他要彻底断绝悉达多追踪自己的念头。
悉达多却依旧执著于找寻,他一个人进城去找他。
路上,熟悉的河水声中,悉达多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也是这样令父亲心痛无奈,也是这样与父亲一别之后天人两隔。
一切未受尽的苦,未获得的救赎都会卷土重来。
悉达多顿悟了。他重新回到茅舍,船夫依旧带着满脸善意平和的微笑迎接他,好像对他的归来早已了然。
悉达多向船夫倾诉了自己,在倾诉中,他的心慢慢找回了力量和方向,那曾经的伤口正在渐渐愈合。老人永远平静耐心的倾听仿佛有种神秘的力量,让悉达多最终同内心的自己和解。
悉达多的笑容重又绽放温暖,那光芒如同太阳一般耀眼明亮。他知道,他将不再与这个世界为敌,他将满怀慈悲地接受这个世界,接受它,接受它的不圆满,爱它,属于它。
船夫起身,向悉达多告别。他的时刻已经到来,他要去林中,融入统一。
这位善良的老人,在这条湍流的大河上渡人无数。渡他们过大河,亦渡他们过心河。
悉达多也在其中。
老人不曾聆听过尊贵的法义,不曾经历过沙门的修行,只从大河的奔流咆哮中,看到真正的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
生活不在于我们拥有多么高深的理论,不在于我们掌握多么炫目的技能。生活只在于每个认真、用心度过的当下。就像那大河,奔涌不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现在。
无悔过往,无畏未来,唯有此刻,无愧于心。
或许,这才是人生最好的样子。
多年后,苍老的乔文达再次来到渡口,想要拜访传说中的圣贤。
悉达多依旧一眼认出了他,他邀请乔文达留宿,两人彻夜长谈。
乔文达一生严守僧规,孜孜求索,却始终不得开悟。他看着眼前这位老朋友,悉达多的双眼沧桑却饱含笑意,言辞古怪疯狂难以理解。
临别时,悉达多请乔文达亲吻自己的额头。
这个吻,仿佛打通了二人之间的连结,乔文达突然看见无数人世间的脸,他们变化着、重生着,往来轮回,无穷无尽。
泪水无声地滑过乔文达苍老的面庞,透过泪眼,他隐隐看到微笑缓缓在眼前这位老人的脸上浮现,那样平静、轻柔,正如佛陀的微笑。
(全书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