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别人的行为和外表进行判断,认为这就是事实。可经过现实检验后,原来自己的判断只是想象。现实和想象差距非常大,我们必须去沟通和确认,这过程心理学有个专业术语,叫现实检验能力。你能否尊重现实,你到底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还是和外在世界丰富交互中,这很重要。
你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来检测一下自己现实检验能力。找一个人,你把对一个人的判断说给对方听,然后对方把真实的情况,反馈给你。当然反馈的人要做到坦诚。这个练习你会发现,对人的判断只是主观想象。很多的沟通问题,都是先入为主判断,植入了想象。这是从想象世界走到现实世界的基本能力,也是判断心理疾病的重要标准。
和这名词相关有个词,叫现实扭曲力场。意思是将想象世界投射到现实中,改变了现实世界。很多的牛人都有这能力,乔布斯,马云,马斯克。也上个栗子,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受科学家特斯拉的影响,有一个想象世界。认为未来人类使用能源的方式,会从石油及其他燃烧的能源转向可再生的能源上,他想做这样一件事的推动者,也正在部分实现在现实世界中。
同样是从想象世界到现实世界,没有现实检验能力的话,你可能会被诊断为精神病人。有现实扭曲力场的人,前期可能会遭受病人的待遇,但也可能会成为伟人。中间人的差别在哪?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普通人没有的能力,佛家叫愿力。最有名的就是地藏王菩萨发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企业家叫愿景使命价值观,马云要让世界没有难做的生意。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互为镜像的关系。当你想象世界优于现实世界,那个好的点,就是愿力的出发点。和人交往中也一样,你如果能想象中的他人,比现实中的他好,或许你不用使用现实去检验,直接用现实扭曲力场去影响。
好坏善恶本身是主观的判断,其实很难有标准。道家有句话,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我理解他是认为道是没有好坏善恶,只有简单的运转规则。佛教也强调无分辨心,讲自净其意。
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那个好的点,我们可以理解成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更好。
还是举双手要发言。继续胡言乱语,所答非所问。离题万里不算远,絮叨不停惹人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