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受微博推送一些博主,当然有新发现颇喜欢的,也有厌恶的。在看过Netflix的 《The Social Delimma》之后,充分了解这种AI的推送机制。然而,如果依然使用微博和网络,除了增加有意识的自制力(控制刷屏时间)外,什么也改变不了。因为我依然在既定的游戏规则里,在云端去丰富着我的见闻。
好处是,这种方式我接触到更多聪明、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从前,我是个十分焦虑,十分自我内卷的人,我怕自己在竞争中被淘汰,一切技不如人,生活不如意。但现在的我不太如此,我觉得自己变得不那么敏感、不那么焦虑与不那么在意自己与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我觉得那真是没完没了的情感经历,大可不必。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经历与需要都不会一摸一样,差异性本身就大。我为什么要跟别人比较,而不活出自己能拥有的最好版本呢?令自己满意,令自己的人生体验丰富。看到那些优秀、聪明的人分享的各种技巧与经验,不断改善自身的缺点,提高自我满足感才是我的刚需。我不在那么无效内卷。为了展现自己努力学习、努力生活。貌似很早起,却是在刷屏,或看书不记忆,而更非有效学习。貌似热爱生活,晒四处寻找美食、旅行,却只是为了照下那一刻到此一游的打卡。却遗失了真正需要体验或了解的美好。
接触到许多聪明、优秀的人,他们在网络上的分享,总令大家有强烈的收获感、有反思,人们能进而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学习着方法去探索自己的道路,总结自己的方式方法。聪明人不回把时间耗在“无效内卷”上,即使卷,也卷得有技巧而不是令自己身心疲惫不堪。起码方式方法的前提是身心健康的。
令我更多的思考与值得自省的是,其实更多时候,人的分析能力与分辨能力也极为重要。要判断辨别一个人是不是聪明与优秀,有没有值得学习的经验与方法,就要看看该人的日常价值观与输出是否跟我们的想法一致。只有一致性,相互的逻辑(自洽)与价值雷同才有学习的必要,否则就是逆向思考或是一种对自我思考的干扰。
人生不断,学习不止。停止学习、思考、辨别,就无法持续进步。
网友评论